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6部分

山北端第一個大窟。它高、寬各九米多,進深近七米,大約建於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窟頂藻井為一朵淺刻大蓮花。主佛阿彌陀佛端坐在須彌臺上,面頤豐滿,胸部隆起,衣紋斜垂座前,身體各部比例勻稱,神情睿智,整個姿態給人以靜穆慈祥之感。主佛左側為大弟子迦葉,右側為小弟子阿難。兩弟子旁邊分別為觀世音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特別是南壁的大勢至菩薩,造型豐滿敦厚,儀態文靜,在故宮博物院有一比一的複製品陳列。阿彌陀佛與兩側的兩位菩薩共稱為西方三聖,即掌管西方極樂世界的三位聖人,是佛教淨土宗信仰的物件。在燕京的時候,傅清揚曾經數次參觀過故宮博物院,親眼見過這些菩薩,此時見到真品,不禁覺得這上面與故宮博物院的佛像相比,多了幾分神秘色彩,好像佛像本身能夠產生魔力,讓人情不自禁地為之著迷。

傅清揚越是觀看,就越是發覺古代工匠的技藝當真是精湛的令人歎為觀止。無論是盧舍那大佛,還是潛隱寺石窟的藻井,都是各有特點。傅清揚的興致非但沒有隨著觀賞的時間增長而喪失,反而大有越來越濃厚的跡象。

傅清揚看了看太陽,見日頭還高,距離景點關門還有一段時間,索性又來到了賓陽中洞。對賓陽中洞傅清揚不是特別瞭解,他首先來到刻有介紹的地方看碑文。

~…~

第六百三十六章 監視

。 第六百三十六章監視

只見上面寫著:賓陽中洞,北魏宣武帝為他父親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它開工於公元500年,歷時24年,用工達80萬2366個,後因為發生宮廷政變以及主持人劉騰病故等原因,計劃中的三所洞窟僅完成了一所即賓陽中洞,南洞和北洞都是到初唐才完成了主要造像。

賓陽中洞內為馬蹄形平面,穹窿頂,中央雕刻重瓣大蓮花構成的蓮花寶蓋,蓮花周圍是八個伎樂天和兩個供養天人。它們衣帶飄揚,迎風翱翔在蓮花寶蓋周圍,姿態優美動人。

洞內為三世佛題材,即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主佛為釋迦牟尼。他是佛教的創始人,原名叫喬達摩。悉達多,原是古印度淨飯王的兒子。他和華夏的孔子生活在同一時代,比孔子要年長12歲。他在29歲時出家修行,經過六年,悟道成佛,創立了佛教。

由於北魏時期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主佛釋迦牟尼面頰清瘦,脖頸細長,體態修長。衣紋密集,雕刻手法採用的是北魏的平直刀法。由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所以洞中主佛的服飾一改雲岡石窟佛像那種偏袒右肩式袈裟,而身著寬袍大袖袈裟。釋迦牟尼所有侍立二弟子、二菩薩。二菩薩含睇若笑,文雅敦厚。左右壁還各有造像一鋪,都是一佛、二菩薩,著褒衣博帶袈裟,立於覆蓮座上。

洞中前壁南北兩側,自上而下有四層精美的浮雕。第一層是以《維摩詰經》故事為題材的浮雕,叫做“維摩變”。第二層是兩則佛本生故事。第三層為著名的帝后禮佛圖。第四層為“十神王”浮雕像。ihu。特別是位於第三層的帝后禮佛圖,它們反映了宮廷的佛事活動,刻劃出了佛教徒虔誠、嚴肅、寧靜的心境,造型準確,製作精美,代表了當時生活風俗畫的高度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非常可惜的是,在上個世紀的三、四十年代被盜往國外了。現在分別陳列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美國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傅清揚對賓陽中洞很有興趣,整個龍門石窟,這裡是他最喜歡的地方之一,站在洞窟當中,能夠讓他的靈魂瞬間沉靜下來。就好像虔誠的教徒到了教廷一樣。這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傅清揚對佛家的釋迦牟尼雖然不怎麼了解,但是對釋迦牟尼留下來的武功卻非常敬仰。雖說釋迦牟尼是一位佛家大能,他的武功與他的佛家修為相比,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