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章 前朝往事今宵遠

,當年前朕便同你解釋過多遍了。文瑜的馬車是因為馬受驚嚇,慌不擇路衝下了山崖,與朕、與衛世傑無關!朕因此派人在山崖下尋找了他多日,才將其屍骨找回,然後讓其按親王之儀下葬。你為何就是不肯相信朕所說的話?偏要一意孤行的設計陷害衛世傑,將他活活拷打致死才肯罷休?”

“那是因為臣妾害怕!”皇后突然陷入歇斯底里,哭喊著對皇帝說道:“臣妾害怕!”

皇帝也因皇后突如其來的自白而驚愕,他望向皇后,看著她歇斯底里的模樣,瞬時回想起了當初皇后初次與自己見面的模樣。那時的皇后不過二十出頭,手中牽著只有五歲的逸嬅,臉上卻帶著西陵氏才有的高傲和不屈的表情。

皇帝那時候便知,這個女人就是嶽國未來的皇后,也只能是嶽國未來的皇后。然而此刻,皇帝再看眼前人,只覺得判若兩人。

皇后繼續對著皇帝哭喊道:“臣妾怕聖上過河拆橋,怕你我的夫妻之情薄如遊絲,只是因為彼此的利益而不得不在一起的。所以,臣妾害怕,不得不做一些事,保住自己、保住西陵一族、保住我的皇兒們。”

皇后的話點出了皇帝與她之間的冷漠和私心,她與皇帝的感情,一直都只在維繫彼此的權利和利益罷了。此話一出,皇帝也無法否認。就連當年皇后會懷上皇子,也是皇帝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的計策而已。

“衛世傑之事,臣妾承認,確有私心。”皇后說完,抬頭看向皇帝,眼中浮現一絲怨恨,繼續道:“但臣妾也受到了懲罰。當年臣妾的逸嬅遠嫁,聖上難道就問心無愧,沒有私心報復臣妾之意嗎?”

皇帝默然不語,他心中明瞭,逸嬅遠嫁雖為安邦定國,但從一開始北漠國求和便沒有這個要求。皇帝當時確實如皇后所說,在得知了衛世傑冤屈而死後,一時悲憤而惱羞成怒,從而將北漠國前來求和的條件——嶽國派遣百名農耕種植學士,改為了長公主和親。

北漠國自然是欣然接受,長公主出嫁本就會有各領域的有學之士隨行陪嫁。於是,這一門親事,令岳國與北漠國之間已經休戰了十二年之久。表面上,長公主是嶽國安定的功臣,卻不知,她其實只是皇帝與皇后和西陵家勢力拉扯之中的犧牲品。

此番皇帝與皇后的對峙,令原本充滿哀怨的氣氛變得更加微妙且沉重。此時,二人皆充滿了怨恨,但同時也心知肚明各自的隱情與心虛之處。

“罷了。”皇帝忽然在一陣沉默中開口:“如此久遠之事,朕也不想再提及。但是,若是皇后繼續蠻纏下去,朕便只能讓你回宮自省了。”

見皇帝下了最後通牒,皇后立刻端跪好,用哀求的語氣說道:“聖上,臣妾只求聖上不要拋棄了逸銘,他始終都是我們的孩子,也是逸承唯一的親弟弟。若是逸承在,他也定會相信逸銘是清白的,會為逸銘求情的。”

皇帝沉吟思索,良久付之一嘆。然後,他將門外候著的袁福喊了進來。

“皇后因後宮之事操勞過度,身體抱恙,將她送回裕華宮好好靜養。”皇帝表情平靜又略顯疲憊地對袁福說道:“如今,翎妃有孕在身,後宮不能缺了操持之人。從今日起,後宮便交由順妃主持大局。”

皇后聞言,頓時感到自己的世界開始崩塌。她苦心計劃的一切,如今皆成一場空。她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現在,就連主宰整個後宮的權力,也被皇帝的一句話全部收回。震驚和失落瞬間湧上她的臉龐,她的眼眸中閃爍著無法掩飾的失望。

然而,她深知在這一刻,反抗已經沒有意義,只能無奈地接受這殘酷的現實,以換取最後的一線希望。

“聖上體恤臣妾,臣妾感激涕零。”皇后此時跌坐在地,怔怔地看著皇帝,語氣平淡的再次開口道:“只是,聖上可否允了臣妾去見逸銘最後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