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一支眉筆一樣直指雲天,傳說它還曾得到月中嫦娥的青睞,月亮每升到這裡的時候嫦娥總會停下來用它來描眉畫眼,所以古人把它譽為堆雲洞的第七景筆峰留月。

“拔出三千界,登臨豈偶然,浮塵飛不到,即此晤群仙”。北極臺矗立雲天,似乎已超出凡界紅塵,目極舜日堯天而外,人在蓬萊仙境之中,登上這天台,大概就真能與天上的群仙會晤了吧。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這座三清殿裡供奉的太清道德天尊也就是太上老君就是老子的化身,他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合稱為“三清 ”,是道家最尊崇的三位天神。老子從人到神,從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到道教的神師爺,他的神化過程也就是中國道教形成和發展的縮影。

司馬遷在《史記》中說“老子名李耳,字伯陽,死後諡號聃”,是周朝管理藏書和檔案的史官,他博覽群書,學識過人,孔子也曾向老子請教過“禮”,後來他見周朝衰敗,便辭了職,打算當個隱士。當他西出河南函谷關的時候,守關的官吏尹喜把他敬為上賓,請他寫部書為後人留下點東西,於是老子寫下了《老子五千文》,也就是《道德經》,然後就當了隱士。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陽而抱陰,衝氣以為和”,這就是老子關於宇宙生成的基本理論。在老子看來,“道”是早於開天闢地之前就存在的一種物質性的實體,它無聲無形,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永遠存在。

老子還運用對立統一的矛盾法則,提出事物存在的相互依存性和矛盾對立面的相互轉化規律。他所說的“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已成為哲學史上的名 言。老子從“天之道”悟出了“人之道”,提出了“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提倡一個人應該取法於“道”,做到“無為”、“不爭”、淡泊名利、反璞歸真。正是由於老子運用樸素的辯證法,把他對人生和社會問題的闡釋與無邊的宇宙聯絡起來,才使他成為中國哲學史上的一位智慧巨人。

東漢時期張道陵創立的“五斗米教”也就是道教,他把老子的道教學說《道德經》奉為道教的經典,就這樣老子硬是被推上了祖師爺的交椅。

老子認為,“道”是無聲無形的宇宙最高法則,而道教則進一步突出了道的超越性、絕對性和神秘性,使道變成了具有無限威力的抽象形態,老子提倡清靜無為,追求內心的安寧,而道教則發揮這種越凡脫俗的精神,形成出世的心性煉養理論。老子宣揚的“穀神不死”、“長生久視之道”更成為道教養生修煉超凡入仙的重要思想資料。這樣,老子的哲學與道教的神學就發生了糾纏不清的關係。

其實老子的道家學派是反對巫術和鬼神的,而他卻在死了幾百年後被推上了道教教主的位置,他如果知道自己身後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的話,那麼他在函谷關應邀寫《道德經》時肯定會做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的。

堆雲洞並不只是道家仙人們的樂園,同時它也是晉南革命的搖籃,從1922年開始革命先驅嘉康傑便在這裡播撒知識和革命的火種,堆雲洞中處處都留有他堅定的足跡。

清朝末年,堆雲洞幾經戰亂,多處被毀,洞中道人遠遁,香火漸漸稀疏。1922年,革命先驅嘉康傑從日本留學回國後,拒絕了閻錫山高官厚祿收買回到故鄉夏縣,他看到堆雲洞建築奇特,格外恬靜,於是便和幾位同仁志士將堆雲洞整飾一新,辦起了平民中學,並親自在道院門前栽了一棵合歡樹,表明了要為革命培養人才的信心和決心。

平民中學弘揚了“五四”時期的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影響深遠,吸引著省內外學子們紛紛前來就讀,為革命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1925年,閻錫山深 怕該校的“赤色宣傳”危及他的統治地位,便查封了該校,並逮捕了嘉康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