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弗利現在最好的做法,就是把事情控制在水面下……
而想要達成這種影響力對等……
喬加一聽,擺手說道:“你搞錯了因果關係,把菲尼克斯交給大俄,是因為他犯規了,我在用跟他相同的手段回應他。
不是我要跟他們開戰,而是他們從一開始就把我當成了敵人。”
克萊弗利點了點頭,說道:“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了,現在你準備怎麼辦?
用羞辱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方式,‘邀請"他們在波羅地海‘決鬥"?”
說著克萊弗利猶豫了幾秒,認真的說道:“胡狼,破壞北溪的短期意義是逼迫歐洲站隊,長期意義是打斷歐洲一體化的程序。
你把戰場放在波羅地海,就意味著你要面對的不是羅斯柴爾德,而是整個貝爾加湖基金會,甚至還有英美……
這種做法並不明智!”
喬加對於克萊弗利的坦誠非常的欣賞,老傢伙上來就點透了其中的關節,而且毫不避諱英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這就說明他的立場偏向p·b,這是一個好現象……
這幫昂撒人對歐洲人,比對其他地方還要狠!
英倫哪怕在五常中軍事實力墊底,但是他們從未想過要放棄領導世界。
而只有一盤散沙的歐洲,才方便他們施加影響力,利用各種形式‘帶領歐洲"走向未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英倫、以色列、島國這三個國家,才是美利堅真正的核心盟友,霸權影響力的延伸。
現階段大俄堅持的越久,美利堅的收縮就會越快,而與之相對的就是這三個國家的地區自主能力上升,並且開始不停的謀求更大的區域影響力。
特別有趣的是,除了島國是美利堅的私家產業之外,能夠將美利堅、英倫、以色列緊密聯絡起來的居然是猶t財閥。
以色列就不提了……
被亞倫視為大敵,跟喬老闆不死不休的愛德華基金會,實際上只是其中代表民粹的極端部分。
哪怕現階段以s列話語權更大的是極端右翼,但是這是猶t團體按照特性慣性發展的惡質化體現。
二戰後跟昂撒人合流的猶t銀行家,代表的才是真正的高階意志。
目前這部分人在以色列的執政聯盟中代表的是左翼,也就是跟民主黨關係最密切的那部分人。
英倫有羅斯柴爾德家族,還有曾經著名的沙遜家族改名後的喬姆利家族等等能夠左右上議院局勢的猶t大家族。
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坊間流傳的‘猶t人主導世界"的說法,其實並不完全是空穴來風。
喬加要把羅斯柴爾德當敵人,而且要把‘決鬥地點"放在波羅地海,而且打的還是保護北溪的名義,也就意味著他可能要面對的敵人會非常多。
這三個國家當中島國比較特殊……
島國嚴格來說只是一個附屬國,所以它在這個同盟中的位置比較特殊。
而且因為旁邊有個讓他們寢食難安的巨人鄰居,這幫人為了不被亡國滅種,很早就開始向外移民投資拓展。
島國財閥和個人在海外購買的土地,加起來遠遠超過島國的面積,而且都是位置很好的耕地和工業用地。
很多人不停的拿島國消失的三十年來說
事兒,但是實際上不是這樣……
如果只計算島內經濟的話,看起來島國確實三十年沒有太大的長進,但是如果把資料範圍擴大到全世界,情況就完全是兩個樣子了。
那位島國首相安倍能夠被選上去執政,就是因為他有一套獨特的經濟思路。
依託美利堅爸爸的影響力,安倍利用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