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介紹道:&ldo;這就是宋問宋先生。&rdo;
宋問朝他一揖。
老者捻須:&ldo;請問宋君表字為何?&rdo;
宋問:&ldo;姓宋名問字宋問。&rdo;
眾人愣了愣:&ldo;啊?&rdo;
宋問搖著扇子道:&ldo;說明我表裡如一,內外兼修啊。&rdo;
眾人:&ldo;……&rdo;
儒生反應過來,笑道:&ldo;宋兄真是風趣。&rdo;
眾人給面子的輕笑。
這邊其樂融融,國子監生徒站在一旁, 便顯得有些落寞。
不過今年的雲深,並不比國子監差太多。
一位宋問,太傅親孫, 大將軍嫡子。再加上御史臺公子。得罪他們, 那是大不應該的。
太學博士看在眼裡,站在一旁,默默嘆了口氣。
除卻雲深,誰最受懷疑?那自然是太學學子。
要說真才實學他們的確……略有心虛。
可此次他們真是運氣上佳,在科舉開考前, 押中考題,才有本次的發揮超常。
失了這個機會,他們心中很是痛惜。
他們是相信自己學生的, 是以更為憤恨那幾位舞弊導致本次加試的考生。
他們這裡說話不久,唐清遠來了。不僅唐清遠來了,連唐贄也來了。
看來此事確實重大。
眾生立馬分開站位,跪下行禮。
唐贄坐到臺上寬椅上,拂袖道:&ldo;平身。&rdo;
眾人謝恩起身,唐清遠站到一側。
唐贄朝下俯視,點頭道:&ldo;真是後生可畏啊。看我國子監生徒,今年的進士及第者,都是如此年紀輕輕。當年王侍郎十七歲及第的時候,滿朝皆驚。今年的門生,亦不遜色。&rdo;
宋問搖頭晃腦的點了點。
國子監國子監的。怕就是你們國子監的人,要讓你失望了。
人人都將矛頭指向雲深,不知道雲深有你宋先生嗎?嗯?
&ldo;此次請諸位考生來,想必緣由已有所知曉。我大梁試行科舉之制,旨在選賢舉能,任用賢明。叫學有所成,成有所用。容不得小人無視國法,弄虛作假。&rdo;唐贄一手按在膝蓋上,脊背微佝,淡淡說道:&ldo;諸位考生,若是己身清白,自不必擔心。今日來此,既是得了考官青睞,是我天子門生。加試一場,不過是再做考核,儘管細心作答便是。&rdo;
眾考生齊齊應聲。
唐贄偏過頭道:&ldo;不如,太子,就由你來出題吧。&rdo;
這齣完題,還是考,考完還要閱卷,閱卷完了,還要比對平時的課業。時間肯定不多。
眾儒生還以為要多說幾句,沒想到直接出題了。竟然一時有些緊張。
禮部官員出列,指引考生入座。宋問與太學博士,及眾官員一起,站到一側。
唐清遠領命,略做思考。
眼神在眾考生之中飄過,最後落在宋問身上,停住。頷首輕笑道:&ldo;諸生請聽題:平當「以經明《禹貢》,使行河」論。1&rdo;
宋問眉毛一挑,痛惜的看向孟為。
或許拜謁的禮,真的是都白送了,他這次白考了。
唐清遠這題出的有點偏,孟為若是沒看過,倒不足為奇。怕他審不懂題,那一切都是白搭。
《禹貢》,即《尚書》。平當是個人名。此題選自《漢書&iddot;雋疏於薛平彭傳》。說平當此人,飽讀經書,自然也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