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分晉後的魏國,而是在西周就已受封立國的魏國,其地點在今山西省運城芮城縣境。清人陳克雲:“魏在商為芮國地,與虞爭田,質成於文王。至武王克商,封姬姓之國,改號曰魏。《春秋》閔公元年,周惠王之十七年也,晉獻公滅魏(以其地賜大夫畢萬,自是晉有魏氏),今山西解州芮城縣是其地。”《史記》雲:“魏,大名也。”後漢服虔釋曰:“魏,喻巍巍高大也。”
“魏風”七篇皆無事實可考,大抵皆為不滿魏國末年政治的話。推知此七篇詩作的年代,當在魏國將亡之前,即春秋時代(前 661年)以前。
唐,古國名,帝堯舊都,在《禹貢》冀州之域。“唐”的意思是大,《說文》雲:“唐,大言也。”周成王以唐地封弟叔虞,史稱唐叔虞,後因南有晉水,改國號曰晉,後徙曲沃,又徙居絳。朱熹《詩集傳》雲:“其地土瘠民貧,勤儉質樸,優深思遠,有堯之遺風焉;其詩不謂之晉而謂之唐,蓋仍其始封之舊號耳。”《呂覽·當賞篇》載晉文公曰:“若賞唐國之勞徒,則陶狐將為首矣。”《左傳》載,吳公子札在魯國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遺民乎?不然,何其憂之深也。”所以,春秋時也有稱晉為唐的。
“唐風”共計12篇,據《揚之水》小序,以為刺“晉昭公也。昭公分國以封沃,沃盛強,昭公微弱,國人將叛而歸沃焉”,此詩確有“從子於沃”之句。又《左傳》雲:“晉始亂,故封桓叔於曲沃。”《采苓》小序雲:“刺晉獻公也,晉獻公好聽讒焉。”所以,“唐風”中最早的詩當在昭公初年,即周平王時代;最晚的詩到晉獻公中期,時間跨度為 100餘年。
二、《詩經》中的“河東名物”
宋人王應麟認為:“格物之學,莫近於詩。”其實,孔子早就強調過《詩》的認識名物的價值,因為它有助於“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它可以作為“百科學書”教育學生,也可以讓後人瞭解先民的生存狀態。
“魏風”和“唐風”涉及到了很多河東名物。其中,樹及灌木有14種,如桑、桃、棘、檀等;糧食蔬菜有六種,如禾(小米)、黍、稷等;野菜藥物有六種,如苦(菜)、苓等;動物有五種,如鶴、鼠等;衣物有八種,如葛履、角枕等。這些名物說明:一、河東文化是內陸文化。“魏風”和“唐風”中的詩很少敘寫水、魚之類,而多有樹木山林的描寫,說明河東具有“山文化”的特點。二、農業文明是河東文化的“支柱產業”。三、河東文化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
三、《詩經》中的“河東風情”
朱熹《詩集傳》說:“風者,民俗歌謠之詩也。”他又在《楚辭集註》中說:“風則閭巷風土,男女情思之詞。”“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風”是從先民心底流淌出來的歌,貼近性靈,貼近生活,貼近鄉俗。反映晉人生活的“魏風”和“唐風”雖然只有19首,但卻從一個特定角度反映了河東風情。
<;一>;、縫衣歌
“魏風”中的《葛履》是最古老的一篇縫衣曲,寄託了縫衣女的無限惆悵。詩中言道,女方受凍,葛屨履霜,以其纖手為人縫衣服,而好人服之,章身作態。《朱傳》雲:“此詩疑即縫衣之女所作。”描寫了縫衣女工之辛勞,表達了“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悲憤。
<;二>;、採桑歌
在男耕女織的古代社會,養蠶採桑是女性生活的重要內容,又是女性走上田野,展示風采的時機。“魏風”中的《十畝之間》就是一首採桑者之歌。歌中唱道:“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婦女採桑,且勞且歌,走上田野,其樂融融。在《汾沮洳》中,也有對婦女採桑的描寫,“彼汾一方,言採其桑”。透過對採桑的多方敘說,既表現了河東姐妹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