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西北部的涿鹿縣一帶,一說在今山西省南部的運城縣解州鎮一帶,解州古稱解梁,也曾經稱作涿鹿。
現在看來,後一說可能較接近當時的情況。因為,據史載,炎帝長於渭河流域的姜水,故姓姜;黃帝長於涇河流域的姬水,故姓姬。炎黃氏族都源於黃河中游、黃土高原腹地的今陝西境內。又,炎帝初都於河南淮陽一帶的陳,後遷都山東曲阜一帶的魯;黃帝初都於涿鹿,後遷都河南新鄭一帶的有熊。
這麼看來,當時的情況大體上是: 炎帝部落一支 的蚩尤 不服管教 ,首先威脅神農氏炎帝的統治,而“神農氏世衰”, “弗能徵”, 求助於 黃帝,“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史記》)。接著黃帝又打敗炎帝,在涿鹿建立了都城,之後再南渡黃河,遷都有熊,進一步加強和鞏固了自己的統治。
按當時的情況,這個涿鹿不大可能遠離中原黃河沿岸,很可能就在解地(今山西運城) 一帶。就地理位置和遠古交通條件而言,一方面,這一帶距離炎帝所統治的以淮陽和曲阜為中心的黃河下游地區不十分遙遠,有利於炎黃聯合同蚩尤作戰;同時也和有熊距離相近,便於黃帝遷都南下。另一方面,蚩尤集團 原屬於炎帝部落聯盟 ,當時不大可能北方邊陲地帶同炎黃作戰。所以我們認為,上述後一種說法比較接近當時的情況。也就是說,在河東這塊土地上,曾經留下華夏文明的偉大開創者的重要活動足跡。
再說堯、舜、禹。《史記》稱堯是帝嚳(高辛氏)的兒子,距黃帝五世;舜是帝顓頊(高陽氏)的七世孫,距黃帝九世;禹是顓頊的孫子,距黃帝五世。三人世次顯然有很大訛誤,但說明他們作為當時先後出現的三個大的部落王國的首領,都和黃帝部落有著血統傳承的關係。
尤其重要的是,他們的活動中心都在河東。《左傳》引《夏書》曰:“惟彼陶唐,帥彼天常,有此冀方。”冀方即《禹貢》所說的冀州。杜預注曰: “唐、虞及夏同都冀州。”孔穎達疏曰:“堯治平陽,舜治蒲坂,禹治安邑。三都相去各二百餘里,俱在冀州,統天下四方,故云‘有此冀方’也。”冀州是《禹貢》所載夏禹治水劃分天下為九州的第一州。夏王朝建立後,各州的貢物各循本州河道運送,最後都“入於海”以達冀州,冀州就成了九州的首州。
冀州在哪裡?孔穎達《禹貢正義》有云:“東河之西,西河之東,南河之北,是冀州之境也。”此處所言之河均指黃河,因河水環曲流向不同而異名。古黃河下游自南向北縱貫今河北中部稍偏西,至天津附近入海,稱東河;山西和河南之間的稱南河;山西和陝西之間的稱西河。三者之間即冀州地域,主要是今山西南部、豫西、秦東,還有河北西邊少半部。
堯、舜、禹的都城平陽、蒲坂和安邑都在河東地區。所以,這裡是“帝王所都”,冀州的中心地區 ,遂稱中國 。在這塊土地上,炎黃開創的華夏文明,經由堯、舜、禹而向前推進了一大步。雖然,夏王朝至太康以後,隨著勢力向南擴充套件,活動中心移向豫西一帶,故史家有“禹都陽城,伊洛所近”(韋昭《國語注》)和 “穎川、南陽,本夏禹之國”(《漢書。地理志》)的說法,但是,夏禹時代的活動中心在河東地區則是毋庸置疑的。
再說殷契和周棄(后稷)。《史記》稱契為帝嚳次妃有娀氏女簡狄所生,棄為帝嚳元妃有邰氏女姜嫄所生,二人均系堯的異母兄弟,黃帝的五世孫。這個說法,史家早有異議。看來,他們未必一定為帝窖之子,很可能屬於帝嚳族的分支,都是當時一個部落王國的首領。並且,契和棄“興於唐、虞、夏之際”,即活動於堯、舜、禹時代。
據說,契“佐禹治水有功”,舜命契作“司徒”,主“五教”,“賜姓子氏”;棄“好耕農”,堯“舉棄為農師,天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