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何故發笑?”
華山之巔,朝陽峰上,一間書房內,甯中則正著眼在書桌上的書畫,一抬頭正好就撞見自家師兄在怪笑,遂才能有此一問。
嶽不群放下毛筆,即刻笑答:“笑這佛門菩薩不長腦子。”
他笑話時,隨手潑墨出去。
墨水揚灑在半空時,當即就化作一道水墨畫卷。
畫卷之中正是氣勢磅礴的大佛坐鎮長安圖。
其中大佛正是靈動的要拿一尊矮她好多頭的菩薩玩弄。
“師兄,這菩薩不講武德,當真不要麵皮。”甯中則見著隨後的一幕就忿忿不平道。
嶽不群則答道:“菩薩不是武夫,不混江湖,活得還久,該當不講武德。”
甯中則張著嘴巴望著自家師兄,這話是師兄你能說出口的?
“哼,倚老賣老。”甯中則最後只是冷哼一聲。
“師妹這話倒不錯。”嶽不群頗為贊同地點著頭。
“嗯。”甯中則昂著頭點了點。
嶽不群見狀也就笑了笑,師妹這副模樣也是有趣。
當然,他也知曉師妹這麼做來也是為了他的那份“人性”。
師妹與他最親近,瞭然他的修為愈深,真靈也就越加貼近大道,大道無私,人性自然在近道後越來越澹薄,最後可能還會全數泯滅。
如此一來,嶽不群還是嶽不群嗎?
只會是元始天尊親封下的華山乾元青鈞道君罷了。
雖亙古不滅,但再非他,再非人。
嶽不群自己就先不取之,甯中則更不肯,所以她要“從中作梗”。
嶽不群自然樂見其成,更欣慰師妹會如此也他著想,所以他樂意去配合師妹的種種作態。
“不過師兄,這龍象大力菩薩我亦未曾聽過,不知這西天極樂淨土的滿天神佛中都有哪些?”甯中則問道。
嶽不群笑即答:“新佛登基,自然還籌謀自己的勢力,還要分封那些為其搖旗吶喊之輩,更要穩住某些西天佛陀菩薩,由此就使得西天今日裡多了幾位菩薩。”
“這龍象大力菩薩曾在大雷音寺駝塔續燈油,後來無量光王佛成就西天極樂淨土之主,其機敏過人,得無量光王佛賞識,由此受封成了菩薩果位。”
甯中則聽完這些更覺此人不恥,這也算是德不配位了。
“佛門雖聲名廣大,但仍不忘藏汙納垢。”甯中則對佛門的印象本來就不好。
以前得了山海界的大多情報,知曉少林寺的諸多齷齪,對和尚就少有看得上眼的。
也就那達摩歸位後,將少林寺梳理一遍,把佛法真意傳下後,她才漸漸對佛門沒有那麼反感。
但如今這情況,卻又讓她明白,世上有道義之輩還數少數,縱使佛門這等注重修持自身的大教也能出現龍象大力菩薩這等人。
“師妹,佛門算不得什麼,道門也不能算什麼,世上除了你我在乎之物,便無物該為你我歡喜了。”嶽不群澹澹一語。
這話也是說給甯中則聽的,讓她不必擔心,嶽不群終究是嶽不群,他心念就落在甯中則的身上,而非其他。
甯中則怔怔地望著他:“師兄……”
“師妹,且看這一掌。”嶽不群接著又指半空的水墨畫卷,將甯中則的話語打斷。
甯中則順勢就看去。
只見那水墨畫卷陡然渙散,然後化作一幅幅圖紙,每一幅圖紙上都有相應的青字在說明。
如來神掌……?!
甯中則越看越心驚,此等武學……不能稱為武學,應該稱為道經,更準確應該是佛經。
雖然瞧著像武學,但內裡卻是一尊無上存在在闡述自身對天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