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夫城。《水經注》曰:行唐城內北門東側有玉女神廟。廟前碑雲:趙武靈王營斯邑城。彌載水立,聖女發嘆,百堵皆興,不日而就。已上恆州。
【寧臺 曆室】《史記》曰:燕昭王伐齊,得寶器,設祭於寧臺。《戰國策》曰:樂毅與燕惠王書曰:大呂陳於元東,故鼎反於曆室。今並薊州界。
【仲理金 伯雍璧】《神仙傳》曰:仲理居無終山中,含神丹,作黃金五千斤,以救百姓。《搜神記》曰:楊伯雍汲水作義漿,有一人就飲,以石遺之。伯雍種,遂生白璧,其處地可一頃,名曰玉田。已上幽州。
【桑谷 芻溪】《水經注》曰:三城水,經伏陵山南,與石門水合,有桑谷之名,蓋沿出桑溪故也。又曰:鮑邱水東南流,龍芻溪水注之。
【三城 七渡】《水經注》曰:鮑邱水南流,合三城水。又曰:水經漁陽故城南,合七渡水。已上澶州。
【阪泉 轡野】《史記》曰:軒轅及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周書》曰:蚩尤逐二帝,爭涿鹿之野。赤帝大懼,乃說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名之曰絕轡野。
【覆釜 裂溝】後魏《輿圖風土記》曰:潘城西北三里有歷山,形似覆釜,因以為名。《水經注》曰:傳言,昔時地裂,遂成溝壑,有水,俗謂之分家水。今之懷戎縣東北有地裂。已上媯州。
【劍石 刀巖】《水經注》曰:徐水東北經郎山西,眾崖竟舉若鳥翅,立石嶄巖似劍。又曰:漆水南經藏刀山,層巖璧立,直上幹霄。
【窮魚邱 巨馬水】《竹書》曰:晉荀瑤伐中山窮魚之邱。《水經注》曰:巨馬即漆水。已上易州。
【素河 黃洛】《水經注》曰:素河水出今皮縣藍山,南合新河。又曰:黃洛水出盧龍山。
【玄水 藍山】《水經注》曰:玄水出肥如縣北玄溪。後魏《輿圖風土記》曰:盧縣西三十九里有藍山。已上平州。
【長谷 平川】《十六國春秋》曰:馮跋弟弘為亂,而跋驚死,弘葬之長谷陵。《水經注》曰:高平川水出西北平川。
【狼河 龍苑】《魏氏土地記》曰:狼河,附黃龍城東北下。《十六國春秋》雲:慕容熙光始三年,築龍騰苑,起景雲臺。已上營州。
§箴
【揚雄《幽州箴》】蕩蕩平川,惟冀之別,伊昔唐虞,實為平陸。週末荐臻,迫於獯鬻,六國擅權,燕趙本都。東限穢貊,爰及東胡。強秦北排,蒙公城疆,大漢初定,介狄之荒,元戎屢徵,如風之騰,義兵涉漠,擾我邊甿。既定且康,復古虞唐,盛不可圖,衰不可忘。堤潰蟻穴,器漏臧亡,牧臣司幽,敢告待傍。
○隴右道第六
§敘事
隴右道者,禹貢雍州之域。(雍州自岐隴已北,為關內道;自隴而南,並得禹貢梁州之北地。為隴右道。)自隴而西,盡其地也。秦州有秦亭。秦之先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於汧渭之間,孝王封之附庸邑於秦也。涼州,漢武威郡,故匈奴休屠王地也。前涼張軌,後涼呂光,北涼沮渠蒙遜並都之。甘州,漢張掖郡,故匈奴昆邪王地也。西秦乞伏乾歸都之,子熾盤徙都於河州、肅州、漢酒泉郡。前涼張軌,西涼李暠,北涼沮渠蒙遜並都之。西州,漢車師國之高昌壁也。(昔漢武遺兵西討,師旅頓弊。其中尤因者,因住焉。其地形高尚,人物昌盛,因名高昌也。)
§事對
【天水 神泉】《漢書》曰:天水郡,武帝時置。《水經注》曰:渭州東南與神泉合也。
【黑城 朱圉】《水經注》曰:黑水出黑城北,西南經黑城,西抵渭川。《水經注》:《尚書》:西傾朱圉鳥鼠,至於大華。已上秦州。
【艾亭 荊谷】《漢書》曰:騎都尉居密艾亭。《水經注》曰:荊頭川水,荊谷北流注渭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