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指揮艦隊衝殺,只考校接舷戰術。
這天也是一個萬里無雲的好天氣,只見藍天白雲之下,一片碧波大海之上,南北兩邊,李俊、三阮各自統帥數百艘戰船列陣完畢,李俊以雁形陣佈陣,而三阮則以圓形陣佈陣。炮響三聲後,兩邊艦隊各自衝殺過來,到了接戰後,或以誘敵,或以包抄,或以圍攻,總之海戰之上各出奇謀。
接舷戰中使用兵刃也是以石灰裹住刀槍來參演,每船都派了軍中參謀官為判,但凡身上有了白印的即判死傷,最後以所剩多的一方為勝。最後三阮艦隊居然取得了大勝,看來三阮艦隊在南面私掠商船,靠的還是打接舷戰為主,否則只靠火炮將船打沉了,你也搶不到東西。
三娘看完這天的操演後,微微笑道:“看來果然還是業精於勤荒於嬉啊,李俊海軍實戰差了不少,唔,看來是要讓李俊海軍諸部也輪換南下去私掠一番的時候了。”(未完待續。。)
第枠二章私掠輪換下南洋 削藩頒旨召入京
第三日上李俊、三阮所部海軍則是操演了登陸作戰,對於登陸作戰這種完全新穎的戰爭模式到讓諸多陸軍大將都是眼前一亮。陳曦真看了後喜道:“如此戰法初次得見,若然有此戰法,將來若真有宋金之戰,我山東路軍馬便可走海路包抄遼東後路,直接威脅金國腹地了。”
一旁張叔夜卻若有所思的道:“但若是咱們這位起兵反叛,江南沿海也會受其威脅了啊。”陳曦真聞言,嘆口氣苦笑道:“老太守,其實主公反與不反,全在朝廷一念之間了啊。”
張叔夜奇道:“何以如此說?”陳曦真道:“主公在山東路福威日盛,今如此兵勢名望,若朝廷能善待之,主公必不會反,若是朝廷那些奸臣只想著如何對付主公,那就是逼著主公起兵了啊。當年夏國背反,也便是朝廷做事不密,未有萬全之策,便開始著手削藩,以致最後釀成夏國之禍。”
原來西夏党項國李氏,當年在宋朝初立之時,一直都是依附於宋朝的,宋太祖許李氏世襲永鎮河套,雖說當時平夏李氏佔據富庶河套,有錢有糧有兵有馬,但一直以來李氏一族野心並不大,無非是甘願當一方諸侯,宋太祖雖削奪藩鎮兵權,但對西北少數民族依然寬宥。但到了宋太宗就情況變了,趙光義削藩鎮的兵權,把李氏親族一鍋端到京城,準備根除西北這一大盤盤踞勢力。李繼捧的族弟名叫李繼遷志向不凡,深知一旦入京,無異於蛟龍失水,再無翻盤可能。因此藉故逃離,遁入茫茫草原。隨後李繼遷擴大勢力,隨即便起兵反宋,更投靠了遼國,從此西夏便成了宋朝西北的一大隱患。
三娘率領梁山舊部受招安,逼迫朝廷允許開鎮山東,與當年夏國一樣的兵強馬壯,而且三娘雖是女流之輩,但才智手腕比李繼遷更加厲害,宋廷若真是有人腦子進水,說不定真會削藩將三娘逼反。
作為朝廷與山東路藩鎮維繫紐帶的張叔夜聽了陳曦真的話後,心頭更是憂慮,眼下遼國被滅,夏國被打得乞和,大理、吐蕃等皆不足為宋廷之患,又與金國結成盟邦,宋國境內一應的反叛也都平定,環顧四周就只有山東路藩鎮對宋廷威脅極大,說不定童貫這些奸臣為了自己的功業,還真會腦袋一熱,就此攛掇朝廷削藩,對付山東路藩鎮,這樣就真的是逼著三娘起兵了。
當天登陸作戰操演,最為貫熟的還是李俊所部,只因前番有去燕京接應商民的經驗,因此要比三阮艦隊更加熟練,而三阮艦隊常年也只是在南方劫掠商船,很少登陸上岸,是以不及李俊所部。
都參演完後,第四日上,三孃親自接見了海軍各部將校,對於此趟演習有功之人一般的進行了封賞,隨後犒賞海軍將士,諸將士皆是大樂。隨後三娘單獨召見李俊、二張、三阮等人,提出李俊、三阮所部輪換南下劫掠之事,李俊與三阮等人都是一口答應。
只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