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5頁

缺少了趁手的武器。

林雨桐就這麼看著四爺一步一步的將乾隆引到了套子的跟前。這不,四爺要收口了,就聽他道:「在有科舉取士之前,那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世族勢力過大,才有了寒門興起。可如今,沒有了世族,卻有了士族。一代為官,幾代為宦……寒門出身者幾何?讀書人尊孔孟,學儒家,這個很好。但我們學儒家,尊儒家,敬儒家,也要慢慢的納百家,要有一匹區別於老儒生的新儒生……」

乾隆腦子裡嗡的一下,全都懂了。他看向他阿瑪:「書院?」

四爺點頭,要興新學,只告訴他這麼做的好處不行。你得告訴他他能從中得到什麼,要不然,他如何會只因為你就用國家力量大動干戈。

乾隆這會子想到的不止是制衡這些越拉攏好似越遠計程車子,而是想著,從古至今,選拔人才的變革除了變革出一科舉制度之外,還有別的嗎?沒有!一千年,都在不斷的完善科舉,卻從沒有哪個君王想著去變革他。

當然了,千年的制度變革艱難,但卻不是說不能並行其他。

而今,這個變革就放在眼前。做成,他便是真能算的上是亙古以來聖主明君中的一位了。能跟自己比肩的,一隻手也數的過來。

想到這個,他的心不由的砰砰直跳,第一反應便是:這麼做行嗎?

可緊跟著就想:皇阿瑪雖然如今才提出來了,只怕是之前就已經預見科舉這些年積攢下來的弊端了,要不然,為何好好的要辦書院。或者說,皇阿瑪其實不僅僅是預見,而是在海外別國看到過這種變革。而以皇阿瑪的性子,做了就必然是要做好的。能做好,他才去做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