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樣普通的軒車。
青衣小鬟素手邀客,唐松上車之後,便聽車馬轔轔向前行去。
約莫兩柱香功夫後,馬車停下,車轅上的青衣小鬟手執宮燈,推開車門引唐松走了下來。
馬車所停乃是一處大戶人家的後門,唐松隨著青衣小鬟向門內行去,一路只看到遠處的層戀疊嶂的重重屋宇,卻始終不曾見著一個人。
行了大約一柱香功夫後,兩人到了一處繡樓前,青衣小鬟將唐松引到階梯處用手指了指樓上後,便執燈轉身去了。
靜寂的暗夜之中,唐松足踏木階的聲音也能傳出極遠。方才上了兩步,樓上忽有鳴琴之聲響起。
這琴曲平和歡快中帶著絲絲淡淡而悠長的喜悅,奏的恰是一曲《桃夭》
唐松上得二樓,推開那扇帶著絲絲檀香氣息的雕花木門,便見著屋內一樹燈火下,上官婉兒正隨意的斜坐在毛絨如雪的波斯毯上素手撫琴。
燈樹迷濛,將精緻裝飾的屋內映照的朦朦朧朧。在這一片朦朧中,上官婉兒那一頭長髮如瀑布般散披到了腰際,恰與其身上所穿的那襲純白長裙形成了鮮明的顏色反差。
暗夜,朦朧的燈火,一襲潔白長裙、散披長髮的佳人斜坐撫琴,耳聽著流水般的琴聲,邁步走進房中的唐松恍然進入了聊齋世界。
一百三十七章 江南好,揚州遇怪人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芒月下揚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有唐三百年間,揚州實在是一個不得不說的城市,如果說長安佔盡了盛唐的大氣恢弘,那麼揚州則是盛唐風流的最好註腳。揚州處於淮河下游,經此東行不遠就是出海口,一邊連著大海,一邊連著南北溝通的大運河,作為隋唐之際最大的出海港口和最具活力的商業城市,揚一益二,千族匯聚、萬舶雲集這些考語實已道盡了揚州的繁華。
聖神皇帝登基第三年的深冬年末時節,唐鬆手挽健馬走進了淮南道第一重鎮的揚州城。
此時之揚州分為“子城”與“羅城”兩個部分,一行四人在羅城通潤坊找了一家客舍安頓下來,梳洗罷熱熱的吃了一頓酒後。唐松眼見天時尚早,便與福祥同僱了一輛馬車向城中蜀岡上的子城而去。
子城是沿用前隋江都宮城,乃揚州城內各衙門聚集之地。除州衙之外,尚有揚州天都督府、揚州市舶同等衙門也都匯聚於此。
唐時海運貿易發達,絲綢之路除陸路的一條外尚有海上一條,這海上絲綢之路的便是揚州與廣州。武週上承唐制,也在揚州與廣州設有市舶司,負責進出商船的管理與徵稅等事宜。
只不過這兩處市舶司收入所得俱入內宮,其人事調派任命的管理權也掌握在內宮手中,福祥此來子城便是要往市舶司衙門,而唐松則是要找一位揚州大都督府中的屬官。
馬車駛入子城,唐松堅拒了福祥的推讓,下車後在紛紛不息的雪花中探尋到了陸宅門前。
這處宅子不大,門房中也只有一個老僕,聞唐松是替老大人傳書而來,忙開了小門將其迎入。
門房內,老僕邊給唐松遞著手中把子邊提及本府老爺仍在大都督府忙手公事。
聽老僕此言,唐松不免心下感慨。雖然只是一面之緣,但當初還真是沒看錯人,這位陸象先恰如其父陸元方一樣不論做人還是做官都實有君子之風。
他適才之所以沒到揚州大都督府而是直接找到府宅所在,就是想著今日如此大風雪,想來陸象先是不會到衙了,卻沒想到其人一絲不苟到了這等地步。
擦完手臉遞還手中後唐松笑笑道,“無妨我等著小陸大人回來就是……”
自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