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等到看到來打探親事的“歪瓜裂棗”;徐氏壓著去的念頭又起來。
她想了想;便道:“老爺;即便記嫡;正式結親時難免論起嫡庶;要是過繼過來;本生親那邊卻是無需提及的……即便是說起來;也沒人會去計較……
大老爺聞言;不由遲疑。
玉姐是他的親侄女;為了說門好親事;過繼長房也不是大事;他也捨得為侄女預備一份嫁妝。可是對二房來說;沈珏是嗣子;玉姐卻是親女;二老爺未必捨得過繼。
徐氏也明白大老爺顧忌;並不想勉強;便道:“要不就給二叔去信問一句;聽一聽二叔的意見?小一輩只有玉姐姊妹一個;真要嫁給小門小戶還真叫人捨不得……”
即便有私心在內;可徐氏也不想勉強成事。
畢竟玉姐過繼長房;以後婚嫁聘娶就歸了長房;說起來也費事。要是給她選的人是出息的;能做上沈瑞臂助;要是個平庸的;說不得以後還給沈瑞增加負擔。
還是兩廂情願的好。
大老爺久在官場;曉得族人姻親的重要。
沈家二房庶女;與沈家長房嗣女;絕對不是一個分量。
真那要按照徐氏建議;不管對玉姐還是對沈家都是好事。玉姐的親事也不會再高不成低不就;叫人為難;就可以在名門仕宦人家擇優秀子弟。
大老爺點頭道:“好;我與二弟去信。他即便再糊塗;也曉得怎麼對玉姐才是好的……”
徐氏聞言;心中的濁氣終於散了不少。
沈瑞這裡;並不知曉徐氏與大老爺的打算;只曉得徐氏出門會帶了玉姐;有相看人家的意思。
雖說他心裡覺得玉姐還是小姑娘;可也曉得這個時候姑娘十三、四議親;十五、六出閣是常例;便也不去囉嗦。
過了正月十五;衙門裡開印;大興縣衙貼出了告示;今年的縣試開始報名了。
京城是順天府;順天府倚郭宛平縣、大興縣。
京城從正中間分開;左半拉隸屬宛平縣;右半拉隸屬大興縣。
沈家二房在京入籍大興縣;因此沈瑞就要應大興縣的縣試。
縣試是二月裡舉行;由縣令主考;主考地在縣衙大堂。
待縣衙貼出告示後;學子就可以去縣衙禮房報名了……
第二百四十五章 青雲路始(二)
從讀書識字起;一個儒童經過十年寒窗苦讀;到十六、七歲下場應童子試;有望成為秀才。資質好的可要提前幾年;資質差些的考到三十歲還過不了院試的大有人在。
不過即便過不了院式;只要能過了縣試、府試;就是文童;可稱“童生”;就區別與“民”、“民人”;見官可要有座。不僅面上體面;屁股也變得金貴;即便是犯了事;公堂之上也多給幾分顏面;輕易不會打板子。
京城首善之地;勳貴官員多;百姓也比地方上殷實;報名縣城的儒童多。
沈瑞所在的chūn山書院;先生們是提倡早下場的;因此戊班京籍的考生;在弘治十五年chūn就紛紛報名應童子試。
因考生籍貫在京府各縣;應試地方不同;告假離書院的學生也多了起來。chūn山書院平rì裡請假不容易;可每逢考期卻是很寬鬆。
沈瑞籍貫在倚郭的大興縣;縣衙就在京城東南;並不需要出城;可沈三老爺還是建議他請假;在家接受三老爺的“小灶”。
沈瑞從諫如流;自然無異議;因此便也隨大流在書院裡告了長假。
因今年是會試之年;京城士子云集;考試氣氛很是濃烈。
同會試相比;縣試就顯得不起眼。
不過這是科舉的第一步;沈瑞又是沈家的希望;長輩們對於此事依舊很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