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2部分

小廚房飯菜也送的勤,每日裡多吃兩頓身上就會舒服的多,也不是不能忍耐,容華道:“過段時候還不好,再去問三嬸尋那郎中。”廖氏點點頭。

容華又問三叔陶正川,“三叔準備考恩科嗎?”

廖氏臉上一閃尷尬,“是準備考,又怕再落第,你三叔還沒有拿定主意。”今年的恩科開的急,老爺剛在秋闈上失了利,還不知道能不能再有勇氣試恩科,特別是……“你三叔有一個相識的,平日裡讀書不如你三叔,這次倒是中了。”

考試的時候誰也說不準,平日裡書讀的好,到了考場上也不一定能做出好文章。容華勸道:“說不定三叔能在恩科上考中。”

廖氏嘆口氣,“我也這樣勸老爺,只是老爺這次……”頓了頓才下定決心說出口,“老爺說,只有拜了恩師的,這才能考中。老爺暗地裡託人打聽了幾次,都是這樣的說法,老爺就洩了氣。”

拜恩師?

廖氏道:“六姑爺讀書比你三叔還好些,這次也沒有中。”

孟春之讀書還比三叔好?這次秋闈之前孟家就讓研華三番四次地在她面前提起要拜恩師,讓侯爺出面引薦。她以為孟家動這些小腦筋,孟春之定是沒什麼學問了,如今聽廖氏這樣一說倒是有些詫異。

研華嫁去孟家之前,族裡人就說孟春之有才氣,難不成倒是真的?

廖氏道:“研華出嫁前,我聽族裡人說,孟家娶研華,就是想要咱們家幫幫忙,好順利考個功名。”

孟家早就知道只有靠拜恩師才能考中舉人?

廖氏道:“這幾日我打聽,原來孟大太太的孃家侄子今年考中了舉人,聽說孟大太太的侄子平日裡不學無術,在族裡義學中胡作非為,只結交契弟不見有進益。孟春之在學裡不知因什麼和他打過一架,之後族裡調解幾次沒有成,孟春之便被擠出了義學,孟大奶奶之後再很少見孃家人。”

孟春之從義學中出來,孟大太太和孃家幾乎斷絕了往來,應該不是打了一架這樣簡單,後來孟大太太想方設法想要讓孟春之中舉,除了為了孟春之的前程,也是要和孃家賭氣吧!孟大太太求她幫忙在前,孟大太太不學無術的侄子中舉在後,那麼孟大太太說的話就不該是空穴來風。

廖氏道:“老爺聽說這次的恩科依舊是這樣,要靠著拜恩師才能中舉,老爺沒拜過思師,自然不可能考中了。”

所以三叔父就不準備再去試了。

容華抬起頭問廖氏,“三嬸有沒有回孃家問問。”廖氏的父親畢竟是翰林院侍講,說不定會聽到什麼話。

廖氏低下頭笑笑,“你應該也知道,我們廖家十分看重男丁,嫁出去的女兒通常不會管的。”

容華仔細一想,不光是廖氏,薛夫人也很少提起孃家,更鮮有回去。

廖氏臉上有了些悔意,“要你三叔正當考取功名也是我的主意。我總覺得以你三叔的才學捐官可惜了。”捐的官一般會被人瞧不起,陶家又沒有很硬的靠山,即便入仕也是籍籍無名,與其這樣不如參加科舉,中舉之後再花些銀子謀個缺兒這才是正途。就算是一次考不中三年後也該差不多,誰知道會有這種訊息傳出來,陶正川一下子洩了氣。自從落了第,陶正川的脾氣就一日比一日大,嘴上不說心裡也是怨她出了這樣的主意。要不是這樣她也不會厚著臉皮來找容華,若是果然需要恩師,讓侯爺出面幫幫忙說不定還有希望,廖氏想著又看向容華,“我這次也是想請侯爺幫著問問,是不是真的有這樣的事。”

容華明白廖氏的意思,想要考中就免不了也和別人一樣去拜恩師……容華道:“薛家和咱們陶家不一樣,”勳貴之家不能透過科舉入仕,“我在家裡沒聽誰說過科舉上的事,只能等侯爺回來問一問。”廖氏露出些笑容來。容華遲疑著,“三嬸回去還要勸勸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