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緊隨李定國的腳步。因此,說服李定國最為關鍵。只要他和李定國的觀點一致了,此事也就再沒什麼阻力,卻沒想到李定國居然不大同意。
“大哥不妨先設想一番,如果我等接受了大明皇帝的冊封,那麼雲南便會再次歸入大明治下。當大明皇帝重新派遣官吏前來接收各府縣之時,大哥應當如何應對?拒之,則與臣子的本份相違,徒留人口實。受之,則大哥之前的佈局豈不是白費?再者,若是大明皇帝在某一天突然下詔廢除大哥推行的新政、改回舊制,大哥又該如何處置?若是大明皇帝將來聽信奸臣的讒言,像對待順軍餘部一般對待我等,用種種方式百般刁難,那我等又當怎樣應付?總而言之,小弟的意思是,與其自尋束縛換一個封號,倒不如暫時保留自主,抓緊眼下的大好時機讓我西營在雲南站穩腳更再說。”
說完這些,李定國又反問道:“不知大哥對此事如何看待?”
“為兄的意思是,接受明廷的冊封,正式宣告我西營歸附大明。”孫可望倒是顯得很坦誠,“二弟之前的擔心不無道理,但也無需太過憂慮,為兄既然有這個想法,那當然早就備下了將來的應對措施,保證能夠做到滴水不漏。更何況,眼下大明朝廷所控之地不過數省而已,雖然取勝幾次,但依然要面對韃子隨時南下的威脅,不一定有太多精力顧及雲南。”
似乎是要再增加一些說服力,孫可望臉上的笑容更加和煦,補充道:“以我西營目前的實力,隆武皇帝不會不知道箇中輕重,冊封之時肯定少不了你我兄弟二人的郡王爵位。”
李定國輕笑一聲,並不以為然:“大哥說笑了,小弟何德何能敢與大哥並列?再者,若是僅僅為了一個郡王封號,又何必費此周折?我等兄弟四人如今已經皆有王號,何需大明朝廷冊封?”
“呵呵,卻是不然!自從我軍入滇以來,想必二弟也已經看到了,雖然崇禎皇帝沒能守住社稷、弄得天下民怨沸騰。可大明畢竟延續國祚近三百年,像沐天波那樣的忠臣不在少數。這些人心懷大明,在各地的勢力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眼下雖然暫時歸附了我西營,表面上也是恭恭敬敬,但他們心中究竟是如何看待我等?二弟應該也知道,簡而言之,無非草寇二字罷了。哪怕是我等自稱王號,亦是如此。而一旦我等接受了大明朝廷的冊封之後,他們還在暗地裡說三道四,那便是對大明不忠,用俗話說便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若是還有進一步的異動,那我等便可以雷霆之勢鎮壓之。大明的郡王處置心懷不軌的大明臣子,此乃天經地義,世人也無可非議。如此,不僅有利於我西營在雲南站穩腳跟,哪怕是更進一步也未可知。”
兩人談了很長時間,李定國每提出一項質疑,孫可望似乎都有著充分的理由解釋、反駁。到的最後,李定國也不再多說什麼,表示支援孫可望的想法。
其實,對孫可望的心思,李定國也並非一無所知。他之所以一開始不附和孫可望,自然有著一些對自身利益的考慮,另外也因為他知道自己這位義兄的一貫品性,現在接受大明的冊封,不代表其今後能老老實實地做一輩子明臣。一旦有何變數,恐怕自己還有西營的老弟兄們都得跟著他背黑鍋,落得個失信於天下的罵名。
可眼下見孫可望似乎心意已決,李定國也不想西營內部出現分裂的跡象,權且答應了下來。畢竟,只要處理得當,暫時對西營是沒什麼危害的。
不管怎樣,李定國的支援還是讓孫可望喜笑顏開:“二弟能這麼想,為兄就放心了!你我兄弟齊心協力,任何艱難險阻都不足俱也!”
感慨了幾句,又順口問了一些近來的軍政事務,營莊的建設、軍隊的操練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