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1部分

正確的話,那麼大西洋艦隊的近戰優勢就能夠發揮出來,在避開了第三艦隊航空打擊方面的長處的同時,利用戰列艦與數量更多的巡洋艦擊敗第三艦隊,然後再出動轟炸機進行補充打擊,最終殲滅第三艦隊。

按照這一思路,斯普魯恩斯策劃了好幾套作戰方案,而艦隊司令部的參謀軍官也策劃了幾套作戰方案,而每一套方案都是圍繞著戰列艦的炮戰能力展開的,作戰時間也差不多都選擇在夜間進行。可戰局的變化遠比斯普魯恩斯的想像要快得多。

三月之前,在大西洋艦隊的訓練工作還沒有完成的情況下,第三艦隊連續數次出擊,協助陸戰隊成功的打掉了美軍設在小安德烈斯群島上最重要的幾處軍事基地,最終迫使美軍撤出了小安德烈斯群島,全面退守大安德烈斯群島。隨後,第三艦隊又在四月初發動了進攻大安德烈斯群島的作戰行動,雖然這只是為了“掩護”英國投降,目的是要迷惑德國人,但是最終,仍然迫使美軍放棄了在海地,以及附近其他幾座島嶼上的軍事基地,防線再一步後撤。

隨著美軍的防線逐步後撤,大西洋艦隊進入加勒比海的通道數量銳減,留給斯普魯恩斯的選擇也就更少了。另外,唐帝國海軍已經在小安德烈斯群島,以及大安德烈斯群島的部分島嶼上建立了航空站,並且利用岸基偵察機與巡邏機嚴密的監視著進入加勒比海的幾個主要海峽,大西洋艦隊很難在隱蔽的情況下進入加勒比海。就算能夠隱蔽進入加勒比海,也很難在加勒比海隱蔽活動。而在進入加勒比海之後,只要被發現,那就會遭到成百上千架唐帝國海軍航空兵岸基轟炸機的打擊,到時候就算第三艦隊不出動,大西洋艦隊也將被暴風驟雨般的岸基轟炸機給淹沒掉。

在眾多的艦隊參謀都認為不可能首先幹掉第三艦隊的時候,斯普魯恩斯並沒有放棄。原因很簡單,他沒有選擇的餘地。如果不趁著第一艦隊還在直布羅陀要塞的時候幹掉第三艦隊,等到敵人的兩支主力艦隊會師之後,他就更沒有希望扭轉戰局了。因此,必須要設法首先幹掉第三艦隊,就算沒有條件,那也要創造條件!

就在斯普魯恩斯為怎麼對付第三艦隊而發愁的時候,他收到了前去接應運輸船隊的命令。在他收到第一艦隊有可能前往攔截運輸船隊的情報時,也收到了第三艦隊離開了加勒比海地區,去向不明的情報。到此時,斯普魯恩斯已經意識到,那支正在返回美國的運輸船隊裡肯定裝載著極為重要的貨物,不然唐帝國海軍不會出動第一艦隊前去攔截。如果真是如此,那麼唐帝國海軍出動第三艦隊前去策應也是合情合理的安排。也就是說,第三艦隊將離開加勒比海,進入大西洋!

斯普魯恩斯沒有把他的這一分析結果告訴手下的參謀,因為他知道,那些參謀軍官看到的絕不是機會,而是危險。確實如此,如果第三艦隊主動向第一艦隊靠攏的話,那麼兩支艦隊將相互支援,大西洋艦隊就沒有多少機會攻擊第三艦隊了。可問題是,如果第三艦隊不主動向第一艦隊靠攏,並且也準備前去攔截運輸船隊的話,那麼斯普魯恩斯等待已久的機會就到來了。

當時,斯普魯恩斯下令艦隊向南轉向,實際上就是想盡快找到第三艦隊的行蹤。在部署偵察力量的時候,他也將南面作為了重點搜尋方向,有三分之二的偵察機被派去尋找第三艦隊。當時,他給出的命令是去尋找第一艦隊,而他很清楚,第一艦隊不會出現在運輸船隊的南面,也沒有必要把航向設定得那麼偏南,他真正要找的是第三艦隊!為了增加早到第三艦隊的機會,斯普魯恩斯還降低了艦隊的航行速度,有意讓第三艦隊追上來。當時就有參謀提出了置疑,認為這是在耽擱前去幹掉第一艦隊的作戰行動。斯普魯恩斯沒有理會這個質疑,只要他幹掉了第三艦隊,那麼這次行動就成功了,絕不會有任何人指責他。

高強度的偵察進行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