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章 敗陣

楊毅坐鎮後方,帶領著1000人的戰鹿騎兵,另外還有大量馱馬、馱鹿,老癟和胡大頭作為後勤營新晉的正副手,正在積極的製作炊餅。

他們從崩壞的山陽關中帶出來了大量的糧草,足夠數千人1個月的用度,實在不夠,這些馱馬、馱鹿都可以充作軍糧,黥面軍第一次擺脫了糧草上的束縛,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盡情作戰。

每個小隊只帶了1日的乾糧,不夠的就要回來取,這也是為了防止它們一下激戰過度,過於孤軍深入。

楊毅開啟“百里之目”,在營地中一邊修行精神武學,一邊觀察各小隊的戰況,他這麼做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練兵。

由於在山陽關中吸收了徐世忠帶來的邊軍,透過十數日的恢復,這些邊軍已經身體強健,可放心作戰,雖然這一路上,他們也習練了楊毅軍中傳下的楊家槍法和“六合”3件套,以及“朝陽一氣功”和“龍象九式”,但因為時日尚短,看不出什麼威力來。

透過這種小規模的區域性作戰,既可以讓這些基層將領充分發揮個人能力,也可以讓新加入的卒衛得到充分鍛鍊,而且互相之間還有援助,不怕落入危險,關鍵時候,大不了轉身就跑,他還可以驅馳戰鹿騎兵衝鋒去接應。

“武穆遺書”的各種光環特性效果十分明顯,才剛剛接觸,各部便勢如破竹,敵軍的偵察部隊居然不是北疆遊騎,而是楊毅很少見到的法維族戰豬。

戰豬騎兵這種兵種,雖然也是北疆百族的特色,但多少有點侮辱“騎兵”這兩個字了,法維族、錫金族,再加上昆吾山深處活動的花溪族,被稱為“北疆三矮人”,與另外的“

北疆三巨頭”,形成鮮明對比。

“北疆三矮人”這稱謂,顧名思義,就是族人都長得比較矮,成年人也就在1米5左右,要說特別矮,用乾國人的標準來看,那倒也不至於,但放在北疆這塊土地上,連翰姆族都只是一般標準,法維族這夥人就顯得的確比較矮了。

法維族生活在孟加拉山腳下,一直都是孟加拉族的附庸,他們擅長馴豬之術,將孟加拉山中特產的一種長牙厚皮野豬圈養起來,透過幾代更迭,祛除野性,從而成為一種可食用、可軍用的工具,有點類似溫克族的馴鹿之法。

唯一不同的是,這種“法維豬”的味道比起“溫克鹿”要強得多,而且繁衍起來,比任何牲畜都又快又多,幾乎已經成了北疆最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偷獵者隊伍集中活動在冰川 雪原與大草原交界地的原因之一,也正是因為“法維豬”這種糧食,更好獲取。

為了保護自己的族群,也為了抵抗“偷獵者”和其他北疆猛獸的襲擊,法維族自發組織訓練,形成了“戰豬騎兵”。

用於作戰的“戰豬”,比起食用的“法維豬”有著更尖銳的獠牙,更健碩的身體,四肢也更強健,在耐力上只是弱於戰鹿一些而已,但受到體型限制,不易揹負重物。

作戰中,“戰豬”也不如號稱“北疆颶風”的狄倫狼騎,更不用說用途廣泛的韃韃遊騎,總的來說,“戰豬騎兵”就像是正規軍中的“民兵大隊”,著急的時候也可以拿來用一用,但各方面都沒有突出的特點,極容易被針對的1種過渡性兵種。

黥面軍的各部小隊都是優選戰馬,面對戰豬騎兵,本身就是碾壓之態,又是區域性優勢兵力,加上光環特性,只是短短一個接觸,10支隊伍便以大勝姿態長驅直入,如同10把尖刀直插進對方心臟之中。

一時間,數千戰豬騎兵,被各部小隊圍起來亂殺,過長的兵線,使得他們無法互相支援,甚至後部戰鹿上的孟加拉族戰兵精銳還在十數里之外,等他們趕到時,黥面軍各部便已經撤了。

其中,還是有一些膽子比較大的,尤其是吳鐵牛,這傢伙莽起來,幾乎忘記了自己還有幾斤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