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部分

期的“御門聽政〃有些早朝的意思。順治皇帝親政之前,國事都由多爾袞代為處理,當時紫禁城前朝三大殿都被燒燬,辦公一般在武英殿。多爾袞於順治7年死後,順治親政,修復三大殿,就住在乾清宮,國事多在那裡處理,清朝沒有一早就聚集官員站班議事的制度,而是由內閣向皇帝彙報政務。如果有重大的政務需要即時處理,則隨時召見,地點並不固定,一般都是就近召見的。康熙在平叛吳三桂之後,將御門聽政的地點乾清宮改在了太和門,當然,現在還是在乾清門的。而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之後的皇帝,開始逐漸疏懶政務,取消了御門聽政。

正在桂哥滿腦子旖念時,忽聽院外一聲大喝:“鳴鞭!”

高桂嚇了一大跳,知道這是在宣告大臣,皇帝馬上就要上殿了,要保持肅靜,一名魁梧得跟施瓦辛格似的鑾儀衛尉官高舉著十多米長的鞭子,在地上連擊三下,大殿的一邊,金鐘和玉磬琤琤琮琮的響了起來,清脆悅耳,平緩中帶著幾分莊嚴。

高桂身旁的官員腰一挺,隨即拜倒跪下,康熙昂首闊步地走了進來,一連串的禮儀過後,康熙第一句話就是問韋小寶來了沒有。

聽到皇帝點名,高桂忙站了出來,道:“皇上,小寶……”

忽然覺得這莊嚴的地方,豈可跟平素那樣隨便,忙改口道:“微臣韋小寶在這裡!”

一句話說出,仍是讓那些大臣們直皺眉頭,什麼叫這裡啊……沒文化就是沒文化啊!

康熙才不管那些,奇道:“你站在那裡做什麼!還不快過來!”

“是,皇上!”

高桂四顧一看,見那些大臣還是跪在那裡,樂顛顛地走了上前。康熙見他不通禮法,也不以為意,朗聲說道:“各位愛卿,今天早朝,朕有一項重大國策要頒行,宣表官,你念!”……

正文 第137章 第一炮

宣表官將昨日小康皇帝和桂哥商議的大清國債事宜說了出來,立時,滿朝震驚,有贊同的,有反對的,一時間,莊嚴肅然的乾清宮竟是議論紛紛,猶如菜市場。

皇家威儀蕩然無存,康熙皺起濃眉,不悅地抬了抬手,身旁的宣表官中氣十足的道:“大殿之上,何以喧譁,廷尉何在,節杖上殿!”

清朝廷議,是非常嚴肅的,絕對不是像那些什麼“戲說乾隆”、“戲說慈禧”等等諸如此類的狗血電視劇那樣和諧美滿滴,大臣都是跪著的,絕不會和電視裡那樣,站著不說,還動輒就“來呀,給某某大人賞坐。”

那是戲說!不但從頭跪倒尾,而且,即便是有什麼爭議性的朝政,也非常規矩地一個一個來,把大殿當成菜市場?小樣兒,等著廷杖吧!

大臣們的聲音好像音響拔掉了電源,驟然就沒了。康熙露出滿意的神情來,從龍座上霍然站起,鷹視狼顧,道:“這等治國良策,你們有何爭執的?”

一名老臣道:“啟稟皇上,此策固然能解一時之困,可……可,堂堂的皇家,卻向老百姓借錢,這成何體統啊!望皇上三思。”

康熙不屑地道:“朕這個皇帝當得,倒也真寒磣,居然要向天下百姓借錢,什麼面子也沒了,若是傳出去,那些藩屬小國,豈不是要看我大清的笑話麼?”

高桂聽得他這麼說,不禁一怔,昨個兒還說得好好的,怎麼今天他說這種話?正驚疑間,戶部左侍郎焦毓瑞道:“皇上,臣以為,國債之策,實是一件大好事啊,我們大清立國時間尚短,還有很多百姓不信任朝廷,甚至敵視我們,如果皇上發行了國債的話,定一個短期的償還期限,到時候,百姓連本帶息拿到錢在手,自然就對我們朝廷有了信心,老臣以為,不光是要在戰時發行國債,平時也應該發行下去,不但凝聚了民心,更能緩解如今的燃眉之急,天佑大清,皇上的治國方略,讓老臣敬佩萬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