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他,要不了多久,他也會與石豹一般自行消亡,如此實力,石閔自然不懼。
即便是以一對二,因為石閔早已突破到先天后期,若非顧忌石鑑尚有後手,以及一直未曾出手的吳豫,石閔沒有用盡全力,否則,這兩個老傢伙早就被他轟殺了,如今他倒要看看石鑑究竟為何這麼自信。
與此同時,在場眾人也不由被蕭逸的話語所吸引,耐心靜待蕭逸的下文起來。
但聽石鑑輕“哦”一聲,神情一莊,道:“那你可當著天下群雄的面,將它們取出一觀。”
蕭逸一劍盪開司馬勳的一招七式,灑然無滯地道:“這三柄劍乃歷代為君為帝者必修之劍,卻需要大王你取出來,才能領天下群雄一觀。”
天下群雄聞言,紛紛驚駭,一是驚遽於蕭逸在刀山劍海之中進退自如,身法如神,二是更對他口中的三柄神劍疑惑不解,
石鑑聞言益加奇怪,道:“你自己的劍,為何要我來取,這是什麼道理?”
蕭逸如行雲流水,輕似紫燕穿林,道:“因為大王的所作所為,決定了劍的本質,既然大王非要我取出來,我今日就一一為你取出。我先取出這柄德化劍……”
一言及此,他手中長劍嘶聲連綿,若決江湖,頓時將十數位高手逼得將圍圈擴開,蕭逸彈劍洪聲道:
“大王請看,此德化之劍,懸於天際,徹照萬古。乃是以通達聖德為劍鋒,修行仁義為劍鍔,勤政愛民為劍脊,止息干戈為劍鐔,禮賢下世為劍夾,心懷天下為劍鞘,包以四夷,裹以四時;繞以民生,帶以常山孝悌;制以五行,論以刑德,棄以聲色,絕以貨利;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
“此劍直之無前,舉之無上,案之無下,運之無旁。上決浮雲,下絕地紀。此劍一用,蕩盡寰中,削平天下,五夷諸侯皆來朝覲,天下服矣。四海雍熙,函夏太平,百姓樂業,谷帛殷阜。放眼於天下,日月所經,舟車所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方到此時,眾人才知他此劍之意,紛紛驚歎喝彩。石鑑心中也自一驚,覷然半晌,心中大震。
蕭逸手中長劍突然幻化成一條三尺青龍,上下進退,穿插迂迴,劍花迂轉,眾人耳中但聞驚鳴之聲連綿不絕,鄧羌如履平地,緩然而進,道:
“治君之劍,以知勇士為鋒,以清廉士為鍔,以賢良士為脊,以忠聖士為譚,以豪桀士為夾,文治武功。此劍直之亦無前,舉之亦無上,案之亦無下,運之亦無旁,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中和民意以安四鄉。”
“此劍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內,天下皆驚,皆無不賓服而聽從君命者,偃武修文,臣民歸心。”
在場眾人聞言又是譁然,驚歎之聲不絕於耳……
第八一三章 無雙劍法
石鑑不由渾身一顫,一雙手輕輕搭在了長槊之上,目注著這個自己一直以為君子可欺之以方的年輕人身上,但見他閃展騰挪,疾徐相承,神俊飄逸,劍劍俱是精妙絕倫,令人暗贊不已,驚為神人。
而石鑑手下那十多名侍衛,雖然將他圍在中間,但如今卻突然變成了一個旋渦,一個以蕭逸為中心的旋渦,周圍的水都隨著旋渦不由自主地轉動,而這十多名高手,也不由自主地跟隨著他向臺上緩緩移動。
石鑑真的被震懾住了……
群雄中有人高喊道:“蕭少俠,請教何為刑民劍?”此言一出,群雄洶洶。
蕭逸高聲回道:“刑民之劍,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瞋目而語難。以鐵槊輕騎為鋒,以長戈精甲為鍔,以民儲府帑為脊,以攻城略地為鐔,以燒殺搶掠為夾。此劍一出,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中決肝肺,下絕民生,收之無回。”
“南荒之大,三萬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