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8部分

,有邊軍十二萬,下轄永平府全境,又有軍民三十多萬,且多是屯守的軍戶。看起來守軍很多,不過卻是四面受敵,兵力明顯不足。

作為山海關的鎮守者,郭英也為如何守住邊關而頭疼不已。西南面是順天府,東北面是遼東和朵顏三衛,西面是韃靼部,東面是海,永平府就好比是被一群狼盯著的一塊肉,隨時都會被吃掉。

永平府雖然四面受敵,不過以萬磊為首的北平軍一直沒有動它的打算,畢竟這個府不是什麼富饒的“天富”,拿下來反而會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北平軍也不想過早靠近遼軍這個很不友好的鄰居。

永平府對北平軍而言是雞肋,不過對遼軍來說,那就是命門之所在。由於去年北平軍海軍崛起渤海,斷掉了遼軍海上通道,遼軍要想南下,就必須取陸路。直白地說,如果不把北平軍這塊攔路石踢開,朱高煦這一輩子只能呆在遼東啃人參,逐鹿中原是沒他的份了。

要進攻北平軍,遼軍只有兩條道可走,一是取道山海軍,不過這裡是明朝的地界,遼王接受明朝皇帝的冊封,暫時還不敢明著來,所以此路暫時是不通的;二是繞過山海關,從朵顏三衛的領地上繞到順天府的北面,直接進攻北平軍。不過朵顏三衛正跟韃靼部開戰,遼王不想介入蒙古人之間的內戰,所以選擇了攻略朝鮮,壯大實力之後再來跟北平軍決一死戰。

正當遼軍在朝鮮與當地的“義軍”撞得一頭包之際,明朝派出特使,給他帶來一道特旨,居然把他做夢都想得到的山海關讓給他,這還不算,還把山海關一線十幾萬防軍和永平府的幾十萬軍民也打包送給他。

天上掉餡餅,這哪裡還是天上掉餡餅,這幾乎就是天上掉黃金了。朱高煦拿到這一道特旨,高興得睡覺都能笑醒。不過,他也不是傻子,他知道朝廷此舉的用意是借遼軍這把刀,去殺北平軍。

明知道朝廷是借刀殺人,不過朱高煦還是非常樂意當這把刀。於私,萬磊與他有殺父之仇,此仇不共戴天,而萬磊又多次壞他好事,累得他只能帶著部下到遼東來吹風受凍,這可是切膚之痛。

於公,順天府是他南下逐鹿中原的必經之地,以後要想爭皇位,就得先把順天府拿下。另外,北平軍有火炮,海船,鐵廠。。。,無一不是他眼紅的東西,只要吞下順天府,他的實力就倍增,放眼天下所向無敵,金陵城那個皇帝寶座手到擒來。

帶著無限的仇恨和無盡的貪婪,朱高煦不但在遼東釋出了總動員令,還下令在朝鮮的遼軍全部撤回,並用很多手段收賣了遼東很多土著部落,收收攏攏近十五萬人馬,一起南下山海軍。總而言之,這一次是傾巢而出。

棺材本都拿出來了,北平軍,老子跟你拼了!

三月十七,山海關又迎來了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並舉著遼字軍旗,不必說,這就是遼王朱高煦的親軍。除了親軍之外,數日前早就有數支軍隊先後開抵,並開始接管山海關和永平府的軍民錢糧,這個時候,轉手工作已經完成得七七八八了。

作為山海軍的鎮守者,武定侯郭英也是負責交接的官員之一,他親自帶著文武兩線官員在山海關外,迎接朱高煦的到來,畢竟朱高煦明面上還是朝廷冊封的親王,地位非常高,表面上的禮數還得盡。

而郭英也知道,遼王不同於一般的親王,一般的親王列爵不治民,分封不錫土,就算是一些特殊的“邊王”,也被當今皇帝先後削掉了侍衛和各種特權,十多個親王中,只有遼王能帶兵能領有土地。

直白的說,一般的親王是圈養的豬,對朝廷沒一點威脅;而遼王是放養的狼,而且是十足十的白眼狼,朝廷上下都知道他遲早還會反,皇帝陛下也提心呆膽地防著。

不過防歸防,該用的時候還得用。在朝廷的眼中,北平軍也是惡狼。對付惡狼,當然要用更惡的惡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