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像放羊一樣放在一家汙染極重,環境條件極差的廠房區玩耍。
還有一個十多歲的小姑娘,因為有一頓肉吃,那麼一個羞澀的丫頭,卻不顧形象,狼吞虎嚥。
這就是荊江人民的生活!
陳京在荊江執政的時間剛剛一年,可是這一年,他想的問題,做出的各種努力,超過了他以往任何一個崗位。
而不知不覺,他的心已經緊緊的和荊江這塊土地聯絡起來了。
在工作方面,他從未有過的投入,在做事方面,他從未有過的認真。
他不覺得自己有多麼高尚,只是他看到荊江人民的生活,他就想到了兒時的自己。
那個時候還是計劃體制經濟,母親還是民辦教師,還吃不上商品糧,一家人的口糧基本都是靠父親商品裡糧的那個紅本本來解決。
那時候陳京一家五口人,一月商品糧只有二十多斤大米,其他的父母工資加起來,只夠買二十斤額外份額的糧食。
而且那個二十斤,很難有大米供應,有時候就是玉米、小米一類的。
有時候糧食供應緊張,家裡還買紅薯。
陳京記得那個時候他最不愛吃紅薯,一鍋子大米和紅薯煮一塊兒,大米都在下面,紅薯全在上面。
陳京總是把紅薯翻出來,只吃下面的白米飯,搞得和妹妹經常為爭東西吃打架。
現在晃眼過了這麼多年,那樣的歲月似乎漸漸的在陳京的記憶中淡去了。
可是在荊江這個地方,陳京的所見所聞,陳京真正的零距離和老百姓接觸,竟然又讓他想到那曾經的艱苦歲月。
那個時候,家裡的父母親戚聊天,他們是多麼渴望當官的人能夠有好的決策,他們的要求不高,只希望孩子們能吃飽肚子,這個要求過分嗎?
陳京還清楚的記得,那一年三中全會,改革開放包產到戶的政策下來。
當時他住郊區那些農民一個個興致勃勃,喜極而泣的情形。他們一起找到自己的父親,請知識分子幫他們丈量田土,給他們算每戶每家分的土地,山林,還有水田。
那個時候他們是多麼的對黨和國家領導感恩戴德?
現在,多少年以後,陳京自己走上了領導崗位,領導了荊江數百萬人。
他腦子裡經常就想,這幾百萬人中,有多少人在期盼著當官的能給他們一個好一點的生活。
他們的要求高嗎?
對老夏一家來說,他們的要求也許只是住一個雨天不漏水,夏天不暴曬,然後家裡有廁所的房子。
對剛才的那個小女孩來說,他可能只是希望,每天都能吃到一個蘋果。
而對那個狼吞虎嚥的女孩子來說,他可能只是希望,一月能夠多吃幾頓肉而已。
陳京現在竟然無法做到!
這樣的感覺對他的衝擊是巨大的,這也是他在工作上如此賣力,如此拼命的原因,而對荊江的感情變得如此不可分割,也就是這個原因……
“叮,叮!”手機響起。
副駕駛座方剛接聽電話,他臉色一變,扭頭道:“書記,您的電話……”
陳京漫不經心的把電話拿在手中,道:“我是陳京,您……”
“陳京!”一個低沉的聲音,很熟悉,赫然是汪鳴風!
“你太客氣了,點清先生的畫作這麼貴重,你說送人就送人,也不怕弟妹知道了,讓你跪搓衣板?”汪鳴風笑道。
陳京淡淡一笑,道:“汪省,老爺子喜歡就好!這東西放在我那裡是明珠暗投,也只有您家老爺子能夠懂得畫中的韻味。對了,老人家還喜歡吧!”
汪鳴風一笑,道:“也不知道喜不喜歡,反正我給了他,他就在書房關了一上午。下午我去他的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