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
董郝雲道:“都是為商會。”
為商會,其實就是為了自己,捐資助學,培養寧波幫的人才,其實也是在為商業鋪平道路,算是一種投資,但卻能為整個港島的寧波人開出上升通道,起到正面效果。
於民有利。
自然會受人支援。
在此之前,邵毅夫都沒有捐助過學校,發展慈善事業,現在為了與潮汕幫爭鋒,反倒一步踏進慈善行業,贏得一生中最重要的名望。
一週後,寧波商會即將改組為上滬商會的訊息便傳遍華人商界,邱德更、包鈺剛等人開會時沒收到訊息,但作為寧波商會的理事,在正式改組的時候肯定會獲悉情況。
這次寧波商會打出上滬旗,確實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但出身上滬、寧波的商界老闆們卻普遍很支援,態度積極,看來確實是一個深得民心的舉措。改組事宜也進行的很快,短短半個月時間,寧波會館的牌子便收起來,換成上滬會館。
何定賢收到訊息的時候,心裡一驚,但隨之釋然:“以前總聽人講港島商界上滬人力量大,以前還以為是指上滬移民,這個鬆散的團體,未想到是真有人打出上滬商會的旗幟。”
“邵毅夫真的是不簡單。”
一個商界泰斗級人物能簡單的了嗎?
邱德更坐在茶几旁,身著長衫,手裡握著茶盞,笑道:“照我看來,邵先生也有點迫不得已的味道,院線方面爭不過東方集團,南洋方面大老闆的影響力又愈發強大。”
“要是再不出招,以攻代守,不提港島的生意,南洋的生意都有可能受影響。”
何定賢笑笑不說話,心裡其實很明白邵毅夫的難處,畢竟,南洋院線、遊樂場等生意也很依賴政府關係,隨著南洋局勢愈發不穩定,將進入一個風險與機遇並存的視窗期。
這於何定賢、邵毅夫二人而言是一個平等的機會,誰都不會放過,可爭奪的焦點卻在港島。
另外,邵氏兄弟成立以後,電影票房其實很好,收入也比東方電影高。邵毅夫做電影行業一輩子,製片能力其實是很強的,特別是現在正值壯年,精力充沛,十分能打。
否則,邵氏黃梅戲電影、功夫片電影也不可能長紅二十年。
鄒懷文出走成立嘉禾的時候,其實邵毅夫都已經年老體衰,精力,想法開始走下坡路了
多少有點偷襲老人家的意思。
東方電影培養了一批青年導演,年輕藝人,其實在邵氏面前是個後生仔,偏偏提前圈了許多地,把院線和一元片市場佔據,靠著商業模式也挺賺錢。
可惜,電影作為一個文化產品,軟實力很重要,起到以小博大的效果。東方電影要不是有跟國際電懋合作,恐怕在電影市場上跟邵氏叫板的資格都沒,只能當一個小嘍囉。
“內地首部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已經在去年開映,第一次嘗試將地方戲曲融入電影藝術當中,根據公司的訊息,邵氏的王牌導演林翰祥正在拍攝邵氏首部黃梅戲電影《貂蟬》,東方影業和電懋合資拍攝《精忠報國》,一個是三國時期的愛情故事,一個是宋朝的歷史故事,到時候就看誰能踩中黃梅戲第一股風潮了。”
在東亞最火的黃梅戲電影,初創者卻是內地的製片廠,這點其實挺多人都會意外。邵氏能夠將黃梅戲電影大興起來,一是其有廣闊的海外市場,二是有一大批資深導演。
何定賢手下的導演目前只能拍小片子,要拍投資超二十萬港幣的大製作,必須請電懋的當家人來掌鏡。陸運濤精益求精的態度,導致他提前比邵氏開拍,但估計得比邵氏晚幾個月上映。
好在,只要主動去跟上黃梅戲的這股東風,就算賺的如邵氏,也頂多是老大老二的區別,早早能甩開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