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出口泥鰍這件事,碧水縣上上下下都極為重視,能出口創匯,那就是頭等大事。
縣裡牽頭,水產公司主抓,也就沒劉青山啥事了。
現在無論是縣裡的王書記還是鄭紅旗,都認準了可持續發展這條道路,所以也不用擔心涸澤而漁的事發生。
他就窩在夾皮溝,跟著大夥一起曬稻子,收秋菜,種植的幾百畝胡蘿蔔,也順利賣到縣裡。
和去年相比,胡蘿蔔的價格,還漲了二分錢,水漲船高嘛。
漸漸的,胡蘿蔔已經成了碧水縣的支柱產業之一,雖然那些南韓人種植園參的計劃沒有實現,但是卻把胡蘿蔔給開發出來,弄這個小人參好像也不錯。
抽空去縣裡,他分別跟三井財團下屬的株式會社簽訂了收購松江青稻的合同,還有崔敏浩那裡,也簽了一百噸。
估計到時候還能剩個幾十噸水稻,就內部消化了。
等到水稻打成大米,裝進一隻只大麻袋,然後用大卡車拉到縣裡,剩下的,就不用管了。
賣完大米,夾皮溝的村民都樂呵了好幾天,這是合作社今年最大的一筆收入:
一百噸就是二十萬斤,出口島國的,進賬六十萬塊;出口南韓的,進賬四十萬快,加起來,正好一百萬。
去年,松江青稻收入了將近二十萬,今年直接突破百萬,大夥不高興才怪。
就是劉青山有點不大滿意:一百萬的人民幣,換成美金,也有三十多萬呢,可惜,全被上面給截留啦。
等到了他們合作社的賬戶上,就全變成了人民幣。
這也太狠了,哪怕給俺剩一半也好啊。
不過這種事,都沒地方說理去,不是縣裡和松江市的問題,直接在省裡就給扣下了。
劉青山去找鄭紅旗探探底兒,據說是在今年的廣交會上,省裡整體表現不佳,被上面點名批評,所以省裡缺外匯都快缺瘋了。
今年的廣交會,劉青山因為正在首都,所以就沒有參加。
而且碧水縣有了前兩年積累的經驗和老客戶,也不是必需劉青山到場,所以縣裡也就沒硬拽著他去。
結果偏偏就翻車了,碧水縣在廣交會上的成交額,還不到去年的三分之一。
就這,在全省範圍內,還是表現優異的呢。
鄭紅旗也一再表示:來年廣交會,還得青山你出馬,不然的話,咱們心裡真沒底。
當然,也不是白白付出,安慰獎還是有的,省裡有關部門就給劉青山打來電話,解釋一番。
無外乎國家現在急需外匯,有大用,希望他能顧全大局,支援國家建設之類的。
最後還口頭承諾:像劉青山這種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同志,年終必須是勞模啊。
一大筆外匯,換了個省勞模,搞得劉青山也不知道是喜是憂。
其實對夾皮溝的普通村民來說,給他們外匯也沒用,劉青山呢,暫時手頭也不缺,估計維克多那筆稿費,也快到賬,這筆錢,肯定沒人截留了。
劉青山也納悶了:這幾年,還真就跟勞模幹上了:從縣級到地區,現在又變成了省勞模,那明年是不是要變成全國勞模?
不到二十歲的全國勞模,那可真成典型了。
當然,不光是劉青山收益,老支書和張隊長也都跟著沾光,在省裡打電話通氣兒之後,松江市的馮守信也打來電話,又承諾了幾個市級勞模的指標。
搞得老支書都失眠了:他這輩子,就是去年被評選成縣勞模,萬萬想不到,還能升級!
十一月初,等到野菜廠那邊也完成出口任務,把錢款結算清楚之後,夾皮溝合作社,今年的主要收入也基本全部到位。
因為劉青山馬上要奔赴北疆,所以大夥湊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