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的功課,若是也讀成這樣的一根筋,還不如不讀,閔家子孫又不是考不上進士就沒有出路了。
他很痛快地接了狀子,又因是御史參奏三品大員,便讓人立刻送進宮,呈給今天當值的閣老,武英殿大學士韓前楚。
然後,他讓人上了茶,招待兩位御史,自己則藉口要處理公文,到另一間屋子裡歇著去了。
他的貼身隨從,早就跟著進宮遞摺子的人一起,從大理寺正門裡出來,往九芝衚衕給秦珏報信去了。
閔濤就是不報信,大理寺門前鳴鼓這麼大的事,秦珏也已經知道了。
他問清今天在大理寺當值的是閔濤後,也就不著急了。
閔濤是個頭腦清楚,思維敏捷的人,他知道要怎麼做。
如果是別人當值,秦珏還會擔心那人會不會想從中和稀泥,把這件事壓下去,即使壓不下去,也會留中不發。
但是閔濤不是這樣的人,三言兩語壓不下去,閔濤就會公事公辦,然後再來給他報信。
果然,閔濤的人很快便到了,並且告訴秦珏,這件事很快便會擺到檯面上,讓他做好準備,因為今天在宮裡當值的閣老是韓前楚。
韓前楚也是庶吉士出身,但是他出身將門,又熟讀兵書,還在翰林院觀政時,便曾跟隨當時的老驍勇侯去遼東打過韃子,後來進了兵部後,又多次領兵作戰,趙極親政後,他曾隨趙極多次御駕親征,性烈如火,卻很得趙極器重,以前李文忠還在時,沒少挨他的拳頭。
若是其他閣老當值,看到是參秦珏的,肯定會留中,與其他幾位閣老商議後再做定奪。
但是今天接到狀子的是韓前楚,那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馬市大案時,秦珏不但搞掉了趙宥的幾個人,同時也讓韓前楚損失慘重。
韓前楚當然也聽到傳言了,看到這狀子,他就笑了:“有趣有趣,這麼大的事,當然要直達天聽了。”
反正直達天聽也沒他什麼事,他是盡職而已。
宮裡的訊息很快便由特殊的渠道傳出來了,韓前楚把狀子呈上去了。
閔濤聽到訊息,身姿如松地走出來,對高黎兩人道:“恭喜二位大人,韓閣老對此案非常重視,已經呈上去了。”
這麼快?
高黎二人還在這裡等著,也只是在等當值閣老是否會接下狀子而已,沒有想到不但接了,還給呈上去了。
他們並不知道韓前楚和秦珏有過過節,以他們的位置,還看不到上面的事。
兩人激動不已,不住稱讚韓前楚清正,是百官楷模。
閔濤心軟,不忍再看他們了,又回屋裡歇著了。
可是令高黎二人意外的事,一向日理萬機憂國憂民的同德皇帝,卻對此事沒有任何反應。
他們二人在大理寺直等到日暮西山,也沒有聽到從宮裡傳來的任何訊息,更別說宣他們進宮了。
閔濤又出來了,他抱抱拳,道:“二位大人,明日再來吧,本官要回府了。”
平時這個時辰早就下衙了,閔濤是來值班的,也就留的時間長了一點兒。
高黎二人無奈,只好出了大理寺。
和他們想像的一樣,大理寺外果然聚集了很多讀書人,見到他們出來,就像是迎接凱旋的英雄,有說他們不畏強權的,有說他們公正賢明的,更有人抬著聖人像過來。。。。。。
兩人四目相對,全都信心百倍,頭上是朗朗青天,腳下是堅實大地,這一刻,他們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亭亭白蓮,他們就是不懼風雪的蒼松翠柏,他們就是烈火焚燒若等閒的白石灰,就算不要頭頂的烏紗了,也要撥開烏雲見青天。
他們被簇擁著走出六部前街,昂首挺胸宛如上陣的鬥士,並沒有看到不遠處的一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