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西拉就這樣拿到了一筆投資金,她很快就建了一間工廠。”
“僅一年的時間,工廠就生產了一萬瓶葡萄酒。”
“娜西拉給葡萄酒的品牌取名為“尋你”,因為為了尋找黛茜,所以她誤打誤撞的走進了酒業,所以取的品牌名自然和黛茜有關。“
“就這樣,生產完的葡萄酒在墨希厘的南部地區開始售賣。”
“僅半年的時間,那一萬瓶葡萄酒就售空了。”
“娜西拉因此大賺一筆,然後她成立了一間公司,公司名為pulisiser”
“她先後建造了三四個工廠,第二年就生產了一百萬瓶葡萄酒。”
“這一百萬瓶葡萄酒,僅用了半年的時間就賣出了70萬瓶。”
“剩下的那30萬瓶葡萄酒,竟然僅一週的時間就全賣完了。”
“娜西拉也因為這一百萬瓶葡萄酒賺的盤滿缽滿,現在的她比她父親還有錢。”
“有了錢後的娜西拉又生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繼續尋找黛茜。”
“於是她僱了很多人專門來幫她尋找黛茜,並且她還花了錢找媒體來炒作。”
“經過媒體的一番炒作,尋你牌葡萄酒更是大火,可以說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了。”
“透過新聞了解了這酒背後的故事,很多人都為娜西拉和黛茜的故事感動,於是紛紛買一瓶葡萄酒來支援娜西拉。”
“又過了幾年的時間,娜西拉還是沒找到黛茜,而這時候她的公司也出了一個問題。”
“尋你葡萄酒賣的太火爆,導致市場供不應求。”
“娜西拉了解了一下供不應求的原因,發現是葡萄供應不足。”
“於是她又僱了許多人來種葡萄樹,誰知道她僱的那些人偷懶,一千個人一天僅種了一千顆葡萄樹。”
“這時候娜西拉又聽說,東洲那邊的奴隸很勤奮能幹。”
“所以娜西拉就想買一批奴隸來種植葡萄樹。”
“說幹就幹,一個月後她就和人抵達了東洲,幸好中洲距離東洲並不是很遠,所以乘坐馬車一個月的時間就到了。”
“到達東洲後,娜西拉和身邊的助理馬不停蹄的趕到奴隸交易場,接著就開始挑選身壯體實的奴隸。”
“誰曾想,娜西拉一眼望過去就在人群裡看到了黛茜,就是她尋找了十幾年的黛茜。”
“黛茜混在奴隸們中間,她衣著襤褸,低著頭,披頭散髮,臉上全是淤青。”
“看到黛茜,娜西拉第一個買下的奴隸就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