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利的王冠戴在了德意志皇儲妃的頭上,而德意志帝國的第二順位繼承人同時也是奧地利王國的第一順位繼承人。
德意志帝國各邦的主權將不再受到哈布斯堡家族的保護了。至於俄國人,他們現在正埋頭加強自己在黑海沿岸的勢力,根本無心來管德國人的家事。
因此施利芬認為,完全沒有了外援的德意志各邦根本無力和強大的普魯士王國討價還價。
而奧地利王**隊接受總參謀部的整編和指揮更是給施利芬的計劃添上了一個重要的籌碼:連擁有20萬兵力的奧地利軍隊都接受我們的指揮,你巴伐利亞人堅持那6萬人左右的軍隊只聽巴伐利亞國王的命令算是什麼意思?
於是,一個旨在奪取巴伐利亞軍隊指揮權的軍制改革方案被施利芬提了出來。
“巴伐利亞的軍隊在名義上依然屬於巴伐利亞,效忠巴伐利亞國王,但是將指揮權交到總參謀部的手中嗎?”腓特烈三世沉吟到。
“是的,陛下,阿爾布雷希特大公已經這麼做了,那麼有奧地利做出榜樣,巴伐利亞人沒有理由拒絕。”施利芬自信滿滿。
奧地利軍隊現在依然是效忠於奧地利女王瑪麗的,從名義上仍然是有著高度獨立性的軍隊。但是阿爾布雷希特大公讓總參謀部參與到奧地利軍隊的整編中實際上將指揮權移交了。
只要瑪麗不和約亨離婚,又或者未來萊因哈特成為普魯士國王、奧地利國王、德意志皇帝,奧地利軍隊的效忠物件和指揮權屬於總參謀部將不會有任何衝突。
不過這種情況用在巴伐利亞身上卻不太一樣,因為如果巴伐利亞軍隊的效忠物件巴伐利亞國王和總參謀部效忠物件普魯士國王發生了衝突,巴伐利亞軍隊該聽誰的?
但是奧地利軍隊畢竟在名義上還是奧地利國王的軍隊,有了這個名義,施利芬自然可以理直氣壯的提出要巴伐利亞遵循奧地利的做法。
如果敢不聽話,現在手上握著12個整編師,15個常備師的總參謀部還擔心這個?這也是施利芬毫不擔心巴伐利亞人敢反抗的底氣。
對於腓特烈三世來說當然也希望能夠徹底解決軍隊指揮權的問題,而且一旦全德**隊都統一到一個體系下,在行政效率、指揮效率、後勤效率甚至換裝效率上都有所提高。但是萬一巴伐利亞人腦子不開竅呢。
德國剛剛兼併了奧地利,捷克人那邊還在實施高壓政策,這邊再和巴伐利亞人打一場內戰,哪怕施裡芬保證一旦開戰,1周就能攻佔慕尼黑,2周徹底消滅巴伐利亞所有軍事力量,腓特烈三世還是擔心搞不好要出亂子的。
“如果巴伐利亞人能答應那麼當然最好,哪怕使用威逼的手段。但是如果發生內戰,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腓特烈三世說到。
“我認為路特波德攝政王殿下應該還不至於如此不智吧。”一旁的卡普里維插嘴到。
如果總參謀部能讓巴伐利亞按照奧地利的形式回收軍隊指揮權,那麼帝國政府也同樣可以要求巴伐利亞交出外交和鐵路的權力,因此對施利芬的計劃也是支援的。當然,卡普里維也不希望看到內戰。
“路德維希二世陛下曾經在1886年6月10日試圖傳達路特波德攝政王篡權,自己受到迫害的資訊,雖然這些資訊因為巴伐利亞政府的攔截沒有洩露,不過我們手上可是有原件的,而且3天后路德維希二世陛下就因為‘意外’身亡,路特波德攝政王殿下如果不想我們質疑他的攝政資格的話,甚至指控他謀殺國王的話,那麼他最好能配合一點。”
卡普里維企圖透過掌握的巴伐利亞黑材料來迫使路特波德攝政王就範。
1886年6月10日,路德維希二世被巴伐利亞政府宣佈為精神失常且已經無法處理公務;路特波德親王被任命為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