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覺到了下班時間,他和馮曉剛走出藝術中心,李虹會開車去接慕姍姍。
在小飯館裡,葛尤已經點好了酒菜,正等著他們呢,根本不給兩人鬧事的機會,這才是真的睿智,早就防著兩人使壞呢。
葛尤很高興,不僅為了要出演《活著》這部電影,還因為下個月的金鶯獎。
他扮演的李冬寶受到老百姓的喜愛,媒體上也是一片讚譽之聲,基本上是眾望所歸,沒什麼懸念,這將是他獲得的第一個男主角獎項。
不用灌酒,他自己就喝高了。
主要是心裡真高興,趁著酒勁,葛尤說了很多掏心窩子的話,平時他是個挺安靜的人。
90年冬天的平安夜,他們就在這家小飯館裡喝酒,一邊喝酒一邊發著牢騷。
那時候他們還是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現在他們的好日子終於來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十四章 鬆弛有度
葛尤和林子軒聊了不少看《活著》的心得體會,這是在他們清醒的時候。
那一晚他們喝的有點多,林子軒回去還被慕姍姍埋怨了一頓,酒這種東西適量最好,可以助興,過量了就容易出事,貪杯不是個好習慣。
葛尤家的老爺子是電影表演藝術家,可以說是藝術世家出身。
不過他小時候怕生,不喜歡登臺表演,這個習慣到現在一直還在,人一多就很安靜,躲在一邊不說話,除非是特別熟的人,才能聊得開。
這就是他不願意上春晚的原因,面對臺下的觀眾,還是直播,怵得慌。
只是,葛尤後來還是走上了表演這條道路,有了家庭的薰陶,加上這麼多年的龍套生涯,他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表演方式。
拍攝《頑主》的時候,米佳山就說過葛尤表演的特別鬆弛,特別自然。
鬆弛有度,這是演員的基本功。
在演員表演的過程中,用力過猛會給人浮誇的感覺,比如寶島的愛情電視劇裡有個咆哮帝,就是用力過猛的最好詮釋。
力度不夠會讓觀眾覺得沒有爆發力,太軟,不出彩。
鬆弛就是一個恰到好處的狀態,觀眾看著舒服,覺得演員自然,不做作。
葛尤雖然沒有正經的學過表演,但在塑造人物上有自己的見解,由於本身的外形不太好,他更注重表現人物的心理,這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表現手法。
能夠做到這種地步,和他平時愛琢磨有關。
遇到一個角色,他就會琢磨這個人物的心理狀態,遇到事該是個什麼反應,說什麼話,說話的語氣是什麼樣,有什麼樣的口頭禪和小動作。
在演員這個行當,這就是做功課,只有功課做得好,表演起來才會遊刃有餘,鬆弛有度。
這一次,他覺得心裡沒底。
《活著》這個故事太沉重了,福貴和他以前扮演的角色反差太大。
葛尤以往扮演的角色要麼是偷雞摸狗、不正混的痞子,要麼是不靠譜的文藝青年,這是他第一次扮演性格這麼複雜的人物,對他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剛開始看《活著》,他覺得有把握,那是因為他看的還不深,沒鑽進去。
隨著和張億謀的交流,也看過還在創作中的電影劇本,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想的淺了,沒有把握住這個人物的精髓來。
福貴原本是一個樂觀的人,但生活的苦難讓他一次次遭受打擊,他樂觀不起來。
到了最後,老年的福貴孤身一人,和一頭牛一起生活,他在品嚐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後,仍然直面生活,他覺得沒有比活著本身更重要的事了。
說起來似乎很簡單,這裡面有好幾個層次。
福貴出身地主家庭,從小大富大貴,這是最淺層的樂觀,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