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3部分

為什麼說是王澄派出的,這益州刺史原來是梁州刺史,他的任命還是當時的西晉皇帝任命的,可是他領兵入蜀,主要的兵力來源卻是來自荊州。從荊州入梁州,從梁州到益州,兵力集結的地方,在荊州的上庸郡上庸城。

這是庸人自擾的地方,可是在西晉,從曹操魏文帝以來,這裡就改了名字,叫做新城郡。前面提到過,曹魏討伐蜀吳,在荊州設立魏興郡、新城郡兩郡,這裡對於西晉朝廷來說是重要地區。

這時候李家的還沒有佔據成都,是附和原來西晉的益州刺史一起反對西晉朝廷的,司馬睿等江淮下江南,司馬越等又派王衍家裡出子弟,所以王澄來到荊州。

這裡面有必要再回復一下三國的歷史。都督領兵制度是三國時期開始出現的,因為是早期原因,所以這時候直到東晉都沒有有效的約束都督權力的擴張。曹魏時期設立都督制度有很大作用,一是幫助曹魏討伐吳蜀,而是設定都督只有兵權,沒有政府職能,都督不能管理地方和地方公安機構。但是,這個設定並不能有效解決問題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問題,因為曹魏家族與司馬家族都不得不把討伐吳蜀當作更重要的事情,所以並不是一味地削弱都督的軍權。到了東晉,這才一再地用皇家和外親來做都督,到了西晉以後,這些外親大都是駙馬爺,也就是駙馬都督。一點也不奇怪,有刺史王爺,就有駙馬都督,互相牽制來保證皇家的統治。

荊州,因為此處中原與吳蜀交界的三角地帶,這裡必須大量駐軍,當年曹魏司馬家族討伐吳蜀,這荊州就出來了著名的討伐將軍,荊州都督。都是這樣來的,比起吳蜀的關羽和呂蒙、陸遜這樣的都督都性質差不多。正是因為這樣,造成荊州很少有王爺都督坐鎮,儘管西晉也派出過荊州都督王爺,但是他們的名聲很小,不敢破壞長久以來的習慣。到了司馬越與其他七個王爺爭權,這荊州同樣十分重要,可是司馬越並沒有派出他的弟弟或者兒子們去坐鎮荊州,也是因為荊州都督位置上不派王爺這個習慣,要派那也得偷偷地派。

公開派了等於是戈爾巴喬夫讓蘇聯解體一樣。

司馬越讓弟弟司馬模鎮守司州的鄴城,可是他卻要管理秦雍梁益諸州軍事。後來看到局勢不行,所以又讓司馬模進駐長安,這才坐鎮了雍州。司馬模可不管那個進軍梁州到益州消滅李家的刺史。那個刺史屬於荊州王澄這等人物之前的管理,聽從還好說。司馬模與王澄差不多同時給司馬越派出來到地方維持穩定,而王澄這個琅琊王家,與荊州的淵源是很早的,他堂哥司馬越的親信王衍,他最有名的成語是“信口雌黃”。

可是琅琊王家還有一個比王衍更加“出色”的清談玄學人物,那就是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這個王戎可不是什麼賢良,就是怕死鬼窩囊廢一個,但是他保全自己和保全家族的能力卻是遠遠超過一般人,他甚至超過其餘六個居然和他並列的人物,因為他居然做過荊州刺史。

蜀國是263年滅的,阿斗投降,東吳是280年被滅的,孫皓投降。而王戎他做荊州刺史的時候正是東吳滅國之前,他從276年到280年做了四五年的荊州刺史,這才改任豫州刺史去了,王戎的荊州刺史坐鎮襄陽城而不是江陵城。王戎在荊州的時候,就看不起原荊州討伐將軍羊祜都督,王家和羊家不和,王戎堂弟王衍、王澄與族弟王敦都抵制羊家人物,那位和成漢國李雄父子血戰的新任益州刺史,名叫羅尚,他是王戎在荊州時候的手下參軍,後來才晉升到刺史職位的。這王戎參加過討伐東吳,自以為是國家社稷功臣,這王戎為人吝嗇貪婪,家財萬貫,我們周家一直非常敬佩琅琊王家這個人物,多年來都是奉王戎王衍王澄為表率的,那是周家的楷模,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什麼嵇康阮籍劉伶之流,是什麼流,窮光蛋一流罷了,書呆子發發酸氣。

王戎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