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子蓋固請:天子言出如綸,許諾必踐,不宜失信於天下也。
隋煬帝既然脫困,便吝重賞,聞而怒道:公力主重賞,是欲收天下物情邪!
樊子蓋因而大懼,不敢回言。
煬帝不捨重賞將士,詔命便依當初平楊玄感之亂時授勳為準,更置戎秩:建節尉為正六品,次奮武、宣惠、綏德、懷仁、秉義、奉誠、立信等尉,遞降一階。此番將士死守雁門者一萬七千人,得勳者一千五百人,得第一勳者進一階,其先無戎秩者,止得立為信尉;三戰得第一勳者,僅至秉義尉;其雖在行陳而無勳者,四戰進一階,亦無賞賜。然後仍然議伐高麗,將在雁門關詔命許諾,盡皆推翻,全不作數。
由是將士無不憤怨,就此離心離德,再無效死朝廷之志。
既然複議征伐高麗之事,回想蕭瑀在雁門關時所奏,便對群臣說道:突厥狂悖,勢何能為!只因少時未散,蕭瑀便遽相恐動,逼我下詔罷徵高麗,情不可恕!
於是詔命將簫瑀罷黜離京,出為河池郡守,即日遣之。
皇叔候衛將軍楊子崇料知突厥此後必將為寇,屢請天子早還京師,以安西北邊境。煬帝志在高麗,不在突厥,不勝其怒道:子崇生性怯懦,亂言驚動眾心,不可使居爪牙之官。
亦加貶黜,使出為離石郡守。楊子崇乃是高祖楊堅族弟,蕭瑀更是皇后同胞兄弟;由是皇叔及國舅皆因進諫罷官,滿朝文武,再無敢直言進諫者。
楊玄感起兵圍攻東都之時,泊在城外河上龍舟水殿,皆為叛軍所燒。煬帝還駕東都之後,詔命江都重造龍舟,共數千艘之多,制度大於舊曾所有。
由是天下財匱,已經漸熄民亂復又大盛。
時有東海郡丞縣(今山東省嶧縣)人李子通,頗有勇力,年少時貧困,靠漁獵為生。為人樂善好施,居住鄉里時,見到頭髮花白老人提攜重物,必定代為效勞,家有餘財,則賙濟別人。但心胸狹隘,若與他人結下極小怨仇,也必定報復。
山東盜寇紛起之時,有左才相自稱博山公,佔據齊郡長白山反叛,李子通前往依附,憑其武力得到左才相倚重。當時群盜兇暴殘忍,只有李子通寬厚仁慈,故此人都歸附。
左才相見李子通頗得人心,由此猜忌,李子通就率領部眾渡過淮河,去與杜伏威匯合。不久二人之間復生嫌隙,李子通策劃刺殺杜伏威。
杜伏威受重傷落馬,被部將王雄誕揹負逃入蘆葦叢中脫險。杜伏威傷愈之後,收集潰散部眾,重振軍威,因與李子通結下深仇大恨。
隋朝將軍來整率軍攻打,先後將杜伏威及李子通擊敗。
字幕:來整,廣陵人氏,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第六子。
來整驍勇善戰,屢從征討,所向皆捷。且又善撫軍士,圍剿民軍每戰皆勝,幾無敗績。
諸路叛軍聞名皆懼,並作歌唱道:長白山頭百戰場,十十五五把長槍。不畏官軍千萬眾,只怕榮公第六郎。
來整因其戰功赫赫,位至左光祿大夫。
李子通率領餘眾奔往海陵(今江蘇泰州),又招得士卒二萬人,自稱楚王。
大業十二年,隋煬帝詔命第三次巡幸江都。
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勸諫道:如今天下大亂,不是陛下巡遊之時。陛下應留在洛陽,指揮大軍平定戰亂,此為上策。
隋煬帝惱怒不已,一連數日都不召見來護兒。其後怒氣稍解,招來護兒入見道:卿為我股肱之臣,最為親近者也。若連你都作如此想法,則朕當指望其誰?
來護兒只是叩頭而已,不敢再言。煬帝由此詔令毗陵(江蘇常州)通守路道德,使召集十郡之兵數萬人,大會工匠,於郡東南建造宮苑,周圍十二里,壯麗超過西苑。
是年五月,煬帝向侍臣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