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煉器的時候同時也能打磨先天火靈氣,火靈氣不是裝進陰陽二氣瓶就完了,還需要經過不斷的打磨,才能成為自身的一部分,也就能很好的聽話,為所欲為。
一般來說,輕易得到的東西都算不上精美,只有經過實踐,反覆琢磨,才會越來越完善。
所以秦笛不急不躁的學習煉器,對著煉器爐,打製一件又一件簡單的法器。剛開始,他煉製出來的還稱不上靈器,但他每打製一件都仔細總結,所以下一件都有提高。再加上煉器宗師施八寶在旁指點,所以他的煉器能力也在飛速進步著。
時間過的很快,在秦笛拿給爺爺一千顆「開悟丹」的次日,也就是三月十五了。
這一天,二十名初入翰林院的年輕人從京城出發,去外地採風。
秦笛身穿長衫,頭戴方巾,也大大方方的混在裡面,用的名字是「禾竹」。
越國地域廣闊,下有一百三十六州,所以考進士也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大區,只有其中的佼佼者才會匯集到京師。
這些進士彼此之間並不熟悉。
秦笛名義上來自西南域,一路上跋山涉水,剛剛抵達京師,所以更沒有一個人認識他。
如果是普通人,就算是不熟悉,多聊幾句也就認識了。
可惜這些新進士看起來都有些高傲,不願意放開架子,所以交往有些慢熱。
第134章 木之柔與剛
二十個年輕學子,連同多一倍的僕人,還有十幾名歌姬,乘著幾十輛大車,一路上載歌載舞,出了京城。
秦笛一個人坐在馬車上,迎著春風,面對朝陽,看桃李花開,蜜蜂飛來飛去,只感到心曠神怡,說不出的舒暢。
這時候,他的心裡再沒有一絲焦躁的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
此時正是春天,萬物生發,草柔如蔭,綠樹如蓋。一切都是那樣的美好。
春這個字,從甲骨文造字來說,亦作芚。它中間有個「屯」字,上部冒芽,下面生根,就是草木破土而出的形象。所以春天五行屬木,正是修習木系功法最佳的時機。
雖然只是凡間,沒有豐富的靈氣,但只要有綠樹青草,就會有先天木靈氣散發出來。
秦笛靜靜的坐著,雙目半閉半合,鼻翼不斷的煽動,緩緩吸收著周圍的木靈氣。他感到這些木靈氣雖然很稀薄,但卻蘊含著勃勃生機,比起洞天世界多了一分活潑,似乎更加有靈性一些。
耳邊不時的傳來同行翰林的大笑,似乎有人又寫出了一首詩。
然後是歌姬放開歌喉,用美妙的嗓音演唱出來。
歌曲一首接一首,聽得隨行的人心都要飛起來了。
還有人高聲喊:「記下來,記下來!這首詩很美妙!應當印刷成書,發行天下!」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有人來到秦笛的馬車前,問道:「禾竹先生,該到你寫一首詩了!」
秦笛笑著搖頭:「在下學識淺薄,哪裡能做出詩來?」
來人叫道:「那不行,每個人都要輪著來,先生您要是不寫,活動就沒法繼續了。」
「還真要寫?不寫不行嗎?」
「一定要寫!大夥兒都等著呢!」
「可我實在是寫不出啊!」
「您隨便吟誦兩句,湊湊熱鬧就行。」
「會不會被記錄下來,丟我們西南域的臉?」
「這個……我倒是不確定,所以禾竹先生,您還是拿出真本事來吧。」
秦笛實在推不過去,腦子一轉,決定抄一首應付公事,於是沉聲吟誦道:「春日何遲遲,東風吹紫薇。子規愁句句,楊柳恨絲絲。上帝無訊息,仙飈杳去期。水長更天遠,跬步成相思。」
話音剛落,就聽見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