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這是人體器官最為敏感的時間,特別是嗅覺和味覺。
申時(15點~17點):血液中的糖分增加,醫學上稱為“飯後糖尿症”,不過那是短暫的,不會造成疾病。由於緊張的工作學習,血糖含量就會很快下降。工作效率高,積極主動性也高。對健身者來說,訓練量可以適當的增加。
酉時(17點~19點):痛感又重新下降,神經活性降低。血壓增高,情緒不穩定。有些人會因為小事引起口角。
戌時(19點~21點):體重達到一天中最大值,人體反應異常迅速。人體的記憶力處於全天最好的狀態,此時讀書、寫字的興趣性較高。
亥時(21點~23點):血液中每立方米血球數從5000增加到8000,有時甚至高達12000,進行免疫“大掃除”,體溫開始下降。
當然,每個人的體質、情緒、生活習慣以及調節適應力都有差異,也就是說,每個人體內的生物時鐘基礎節律有快有慢、有早有晚,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觀察後,你就會摸索出個體的週期性變化規律和特點,從而能更好地把握和了解自己的“時鐘”節奏。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節 人體能量分析
劉高山是一位離休幹部,他把自己的晚年安排在青山綠水的老家。他每天除了讀書看報外,練氣功也是他必做的功課。他雖然年近七旬了,卻滿面紅光,精神矍鑠,看上去像五十來歲的樣子。他的氣血能量時時維持在一個最佳狀態,幾十年如一日,從不生病吃藥。面對旁人投來的羨慕的眼神,老劉樂顛顛地說:“人體的能量就像一個溫度計,它的平衡與否,能預測很多疾病。我這全是沾了五禽戲的光了,它使我體內的能量不偏陰、不偏陽,達到最佳的平衡狀態。”
我們弄明白了人體是一個“生物鐘”,接下來我們要對人體的能量作一番分析。
人體內許多生理活動,如神經衝動的傳導、肌肉收縮、葡萄糖的主動吸收、組織蛋白質的合成等等都是做功的過程,稱為“生物功”。要使這些過程發生,必須有能量的支援。這種能量是在生物體內產生和利用的,故稱“生物能”。生物能有許多形式:如化學能、電能、熱能、機械能等。而且能量可由一種形式轉為另一種形式,如神經衝動的傳導,是由化學能轉化為電能,骨骼肌收縮是由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與熱能。人體內在物質代謝過程中,所伴隨的化學潛能的儲存、轉移、釋放與利用的過程,稱為能量代謝。
人的機體能量來自食物中六大營養素中的三大營養物質,即糖、脂肪、蛋白質。人食入的澱粉類食物在體內最終消化成葡萄糖而被吸收,一部分葡萄糖在細胞內被利用,另一部分合成糖原(1個糖原可由多達300~500個葡萄糖分子經脫水縮合而成)儲存備用。脂肪類消化成甘油與脂肪酸而被吸收,一部分被細胞利用,一部分合成身體脂肪儲存。瘦肉、魚等蛋白質類食物最終消化成氨基酸而被吸收,一部分在細胞內被合成組織蛋白,多餘部分被氧化。細胞的物質合成代謝中,除構成自身組織成分,以組織細胞生長與更新外,同時也是能量轉移與儲存的過程。三種營養物質中都包含一定的化學潛能,在物質轉變過程中仍然伴隨能量轉移而儲存。營養物質蘊藏的化學能主要是透過生物氧化釋放能量,其中50%左右的能量,以熱能形式變為體熱維持體溫,並不斷以熱能的形式向體外散發;還有約45%的能量轉移到三磷酸腺苷(ATP)的化學物質中儲存起來,供人體各種生理活動利用。這部分化學能,除肌肉收縮可完成一定量的機械力外,被機體組織利用時,基本上並不轉化為機械功,利用的最終結果,都是轉化為熱能而發散於體外。例如,心臟搏動所做的功,在整體內是用來克服血流阻力的,在克服阻力的過程中,心臟的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