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3部分

聯合土默特卜石兔濟農與林丹汗對抗。

天啟七年林丹汗親率十萬大軍西征,與哈喇慎西部首領白彥臺吉在紅山口(今烏蘭察布)大戰,進而克歸化城、奪銀佛寺,白彥臺吉兵敗,西部哈喇慎潰散,白彥臺吉僅以身免。

崇禎元年三月,林丹汗再掠上都開平。清理哈喇嗔餘部,是年三月,林丹汗覆滅永謝布,殺順義王卜失兔的最強有力支持者老把都之孫、永謝布首領那木兒臺吉。右翼永謝布萬戶建制從此消失。哈喇慎東部首領蘇布地為反抗林丹汗的征討,與順義王博碩克圖汗(卜石兔)、鄂爾多斯濟農、同永謝布餘部、阿索特、阿巴噶、內喀爾喀組成十萬聯軍大戰於土默特的召城,斬殺林丹汗部眾四萬餘眾,又回師在張家口殲敵三千。但是接連兩站的結果使得兩敗俱傷,察哈爾傷亡一萬多蒙古軍兵。林丹汗最後慘勝,雖然損失了四萬精銳。但佔據了大片土地。土默特和哈喇慎部分崩離析。被哈喇慎部吞併的兀良哈部只剩下一系據守朵顏衛一帶。順義王卜石兔戰敗,其擁有的元朝傳國玉璽被奪。其他部落多潰散。這宣告了林丹汗對右翼蒙古之戰失敗,但卻使強大富足地右翼蒙古被劫掠一空,而且傷亡殘重。

在林丹汗摧殘右翼蒙古的時候,察哈爾本部的烏珠穆沁、蘇尼特、浩齊特等部卻因不堪滿州蠶食又不願加入對右翼的摧殘,而向外喀爾喀逃亡。

此番大戰對當時明朝來講可謂損益各半:明朝的九大邊鎮外都有蒙古部落,林丹汗西遷,並和蒙古諸部混戰,確實削弱蒙古,減少邊鎮隱患。但是長遠來看,蒙古在這一次大戰中實力被消耗,林丹汗也人心盡失,從此走向衰退,這個時候後金崛起之勢已經銳不可當,甚至在與大明幾次大戰中都沒有吃過什麼大虧,因此戰後,更多的蒙古部落倒向了後金。

雖然上次的遵化城大戰,崇禎皇帝朱由檢用武裝直升飛機和轟炸機高爆炸彈將多爾袞的精銳鐵騎給重創了一次,但是對於建奴整體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影響,建奴對大明頂多是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但是對朝鮮和蒙古則是連戰連捷,加上蒙古不少部族的歸附,人員補充的速度是很快的。

現在的八旗軍隊體系中,蒙古八旗和漢族八旗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這都是皇太極成功的地方。

1932年四月,科爾沁、札魯特、巴林、奈曼、敖漢、喀喇沁、土默特、阿魯科爾沁、翁牛特、阿蘇特等部的部長臺吉會於西拉木倫河岸,總兵力約10萬。

“情報如果說是十萬的話,實際可能還不止,因為林丹汗的內部統治並不穩,看來,林丹汗此次凶多吉少了。”崇禎皇帝朱由檢皺了皺眉頭,剛剛從京畿地區到南京地區的道路全部掃清了障礙,就等著通高速,海陸陸路共同連通南北,等著開始自己的富國強兵計劃的時候,建奴卻並沒有消停。

崇禎皇帝朱由檢難以想象一個人竟然有如此強大的意志力,他是當著皇太極的面那啥的啊,一個男人連這份屈辱都能夠忍受?還是皇太極已經將大玉兒給殺了?

朱由檢滿腹疑問,不敢相信一個人的信心可以這麼快的恢復,有些後悔在錦州城的時候,不如索性就把皇太極給幹掉,也許對於大明來說會更有利一些,他開始了微微的後悔。

但這後悔並不像是以往一般壓的皇帝喘不過氣來,只有活著,什麼都能解決。(未完待續。。)

第0925章 蒙古不能不管

“皇上,別多想了,咱手裡沒有鐵騎,想幫也幫不上啊?加強三邊防務,小心蠻族叩關進犯便是了。”王承恩看見皇帝的樣子憂心忡忡的,小聲的在一旁勸慰。

朱由檢沒有說什麼,“你下去吧,朕再想想,你立即聯絡青海馬世龍部,讓他做好援救林丹汗的準備。他是地方軍,沒有無線電,要讓錦衣衛密探儘早的將訊息送過去,發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