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98部分

批判,一時之間迅速流行於全球發達國家,甚至是氾濫成災,大範圍的影響到了發展中國家。

這裡面不僅有國際媒體的誇張報道和渲染,還有大量的國際ngo組織在背後推波助瀾,在紐約,在巴西,在歐洲都搞出了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鼓惑年輕人,將反抗華銀財團變成一種時尚。

徐騰就是涵養再好,面對這種輿論造勢活動,也必然會憤怒。

他原本的想法是不急於反擊,先回國修生養息,用心處理華銀財團和華騰工業體的問題,慢慢坐視世界經濟陷入更深層次的動盪期。

結果沒想到,歐盟非要請他過來。

他沒有那麼好的涵養,一邊被你汙衊,還一邊登門做客,為你增添光彩。

2015年4月24日。

在g20峰會結束後不久,徐騰剛抵達倫敦攝政公園短暫休息幾日,德國第二大的投資銀行,德累斯特銀行就陷入破產重組的情況,最終是由德意志銀行接盤。

然而,德意志銀行的情況也很糟糕,做為德國第一大商業銀行和綜合性的投資銀行,德意志銀行在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幾次重虧,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整個德國的金融業安全。

歐洲真是家底雄厚才能撐得住歐債危機,但在14年國際資源泡沫危機和15年中東匯率危機的兩次嚴重撞擊下,歐洲金融業已經到了崩盤的邊緣。

g20峰會給歐盟開出的會診藥方就是加快歐洲金融業整合,因為歐洲的中小銀行和保險公司太多,成本高,風險控制能力弱,這就不像中美,基本都是大銀行主導金融秩序,地區銀行只是補充。

比如說英國,別看英國小,其實也有八大銀行和四十多家郡級的區域銀行,像利物浦銀行、曼徹斯特市民銀行,在各地都有不低的市場份額。

法國也不大,但是整個法國有二十多家主要的銀行,第一到第六的規模大致差不多,所以連法國人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一家算是法國第一的銀行。

義大利作為世界銀行業鼻祖,銀行數量就多的嚇死人。

你想,義大利的銀行產業發展了多少年,也是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后的1998年,才由二十多家區域銀行相互合併,組建了義大利第一規模的聯合信貸銀行uspa。

歐洲金融業還有一大問題,以uspa為例,它本身是由二十多家義大利的區域銀行合併而成,迄今為止,除了米蘭、羅馬這樣的大城市能夠見到uspa標誌的銀行外,其餘各個區域還是使用原有的銀行標誌,從銀行的管理人員到體系,基本沒有任何變化,實質上只是一個邦聯模式的銀行聯盟。

蘇格蘭皇家銀行全資持有西敏寺銀行,勞埃德銀行全資哈利法克斯銀行,但這些銀行都是分開運營,各管各的,實際也只是銀行聯盟。

這樣的情況在整個歐盟非常普遍。

別看那些銀行小,都是幾百年的歷史,隨便找一家,可能就是建立於1473年的古董級銀行。

梅嘉莉率領英國富信集團併購了tsb英國信託儲蓄銀行、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法國商業信貸銀行之後,一直在積極強勢的推進整合,效果其實也不太好,只能先易後難。

歐盟一直有好為人師的毛病,但對於自身的這些致命弊端卻無動於衷。

現在麻煩了,歐洲金融業終於集體觸礁,彼此一環套一環,投資銀行拖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拖累保險公司,一死全死,完全看不到翻身的可能性。

哪怕是英國金融業,富信、滙豐、保誠因為有強勢的亞洲業務,總體都還好,其他卻非常不景氣,蘇格蘭皇家銀行也不例外。

徐騰暫時就不用管這些事了,在倫敦休假一週,每天陪著孩子和母親逛超市,去動物園,到港口看輪船,去利物浦俱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