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蘭蘭帶著孩子們很快就過了一個月,她很有號召力,號召同學們帶著自家的菜,各做一個自己在家的特色菜,到當地的大山深處搞野炊。 清晨,每個孩子帶著自家種的菜,條件好一點的,在班長的帶領下背上了柴火,帶上了自己家的臘肉,雞蛋,還有各種不重複的新鮮蔬菜。 整裝待發,每個人精神煥發,因為這是第一次在外面搞野炊,大家的心情都很愉悅。 何蘭蘭一大早也準備好了午餐飯,這是用新鮮瘦肉做的半成品,孩子們都很喜歡吃的。 一個叫李正康的學生,他家魚塘裡養著許多魚,聽說孩子們要搞野炊,他父親親自下網打了三條魚,都是五斤左右的,他父親很捨得的,目的就是支援何蘭蘭老師發動的這次春遊。 有一個叫周春雨的孩子,她還拿來了她母親剛剛做好的豆腐乳,一個叫劉英的孩子還帶了家裡母親的拿手菜—辣菜… 孩子們…一直到22個,報名,集合完畢,一個不差的,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都有一個小組長,負責清點自己組的人數,免得走掉一個。 何蘭蘭老師今天穿著一紅色運動套裝,看起來青春,靚麗。 她用高興地口氣說:“孩子們,今天一起去春遊,目的就是為了鍛鍊大家的獨立生活能力與野外生存能力,大家一定要在各組的小組長帶領下,順利,安全地完成任務,同學們有沒有信心完成任務呢?” 同學們洪亮地回答:“有信心完成。” “好,下面由班長帶領大夥馬上出發,我走在最後,給你們押押正助威!” 經過一條常年流水叮叮咚咚咚咚咚的小河溝,同學們大聲唱起了歌謠:“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我我你親愛的夥伴,誰為我們準備了幸福的生活,小船兒輕輕…” 唱起了這動人的歌謠,孩子們天真的童音真的是娓娓動聽,何老師看著這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她的臉上掛著非常滿意的微笑。 很快就到了登山的梯子口上,一共有八十八步梯子,在當地叫做“八十八步梯,是有寓意的,意思是登上這八十八步梯,每個人就會發發發,還有萬事順意這層含義,也就是當地人,每年都會來爬這八十八步梯。 何蘭蘭鼓勵同學們:“大家挨個的登山,主要是每個人都帶著東西,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哦!準備好了沒有啊!” 同學們信心十足:“準備好了。” 於是班長馬英帶頭,大家循序漸進,像一條長龍一樣向山上走去,走在末尾的是何老師,她興趣盎然,給他的學生們點了一個贊:“同學們加油!” 這畢竟是山裡的孩子,平時走著山路,鍛鍊著身體,因此他們的體力每個都很行! 不一會功夫陸陸續續都上到了山頂,只有一個走在最後也是最小的孩子林西蘭。 上到山頂的同學們為她加油,何老師與另外一個同學拿走了她手上的東西,讓她輕裝上陣,徒步而行! 在同學們的鼓勵下,她一步一步穩穩地走上了山頂,當她到達山頂的一瞬間,孩子們的歡呼聲四起:“林西蘭勝利了,曙光就在前頭!” “哈哈哈!”何老師也給她一個擊掌:“成功了,孩子,走,跟他們一起走。” 很快,這群學生到達了一個叫“尾羊亭”的地方,據說這裡每年十月十號當地的人們就會來朝拜!拜神祭祖,搞得非常的有氣勢。 同學們依依不捨地立離開了“尾羊亭”,這裡的香火一年四季沒斷過! 何蘭蘭告訴同學們,前面就是青草地了,我們今天就在這裡舉行野炊,你們看,到處都有小石頭,廢棄的磚頭:“用這些搭成四個灶,咱們按組數做菜,米飯由我來給大家完成。” 同學們立即行動起來,男同學們搭灶,女同學們洗菜,各人想著自己的做菜搭配,各人準備就緒! 何蘭蘭老師拿出了她帶來的米,準備給大家煮竹筒飯吃,這都是她在家都準備好的,真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馬英所在小組按部就班的完成了幹鹹菜炒回鍋肉、南瓜豆豆湯、炒油菜尖、油酥花生米、炒四季豆 五個菜;第二組也完成了五個菜,有麻辣魚,炒牛皮菜,炒泡椒藕丁、炒花菜,家裡做好的涼拌折耳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