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記得了。”趙惜芳起身,“我回王府了。”
“你不用膳了?”趙王氏一把抓住她。
趙惜芳甩開她的手,“吃不下。”
她一回到王府,就有人向豫王稟報了,“王爺,王妃回來了。”
豫王聞言,嘲諷地冷笑,“她今天回來的還挺早的。”
平常趙惜芳回孃家,一去就是一整天。
她回孃家,豫王並不生氣,他生氣的是這女人從來都不記得女兒,狠心之極。
豫王對趙惜芳那點薄如朝露的夫妻情,就更淡了。
他將四個宮女,都收了房,其中有一個伺候的好,給了她一個夫人的位份,另外三人是沒有位份的妾室。
姜長寧知道宣治帝給豫王賞宮女的事,只是笑了笑,繼續翻看《漢光武演義》。
這是本野史,主要是講光武帝和兩任皇后的感情糾葛。
光武帝年輕時,發下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之願。
後來雖順利娶到了陰麗華,可為了聯盟,又再娶了郭聖通。
甚至為了政權的穩固,不得不委屈陰麗華這個原配屈居郭聖通之下做貴人。
她正看的入迷,宣治帝來了,“在看什麼呢?”
“陛下。”姜長寧把書封面給他看。
宣治帝把書從她手裡抽出來,丟到一旁,認真地道:“寧寧,我不是光武帝,你也不是郭聖通。”
姜長寧笑,“我只是看書消磨時間,沒有把自己替代進去。”
就算她是郭聖通,死掉的樸氏也沒法做陰麗華啊。
二月初七是萬壽節,這是宣治帝登基後的第一個萬壽節。
出了元宵節,姜長寧就開始忙萬壽節的事。
皇帝的誕辰,那是相當講究的。
宴席上的菜,由哪位御廚統領,用哪家的酒,用哪些器皿,該宣那個戲班子或名角進宮,這些都能引起城裡的熱議。
這天,秀蘭把一份名單送到了姜長寧面前,“娘娘,這是御府臺從民間挑選出來的戲班子和名角,您瞧瞧可還行?”
姜長寧看罷後,“我得跟太后娘娘商量商量。”
換了身衣裳,帶著小白和小阡往慈仁宮去。
宣治帝執意不願選秀,又不讓太后召城中淑女進宮小住,太后就瞧姜長寧有些不順眼了。
帶小白和小阡去,為的是不讓太后發脾氣。
雖然姜長寧不懼太后,但沒必要總跟老人家吵架。
到了慈仁宮,姜長寧老老實實的把名單遞給太后,“母后,您瞧瞧宣召這幾個戲班子和這幾個名角進宮獻藝,可還行?”
太后細細看過,“行,就照這個單,把人宣召進宮吧。”
“勞煩母后幫我看著這兩小子,我去忙事了。”
“我看著自己的孫子,有什麼勞煩不勞煩的,你去忙你的。”
“兒媳告退。”姜長寧迅速離開,帶兩個兒子來,果然是一招妙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