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護,那這個國家就會興旺富強;如果人人都厭惡,那這個國家就會滅亡。自古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治大國若烹小鮮。不擾民而親民才是上上策啊!”
就這樣,程希和管修從治國之道談到了國家爭霸,從百姓民生談到了山脈川林,從上古歷史談到了寧國現狀。他們同桌而食、同床而臥,暢談了三天三夜。程希對管修的見識和想法稱讚不已,管修對程希的從善而流的品質也是心生敬佩。他們像久別的老友,把酒言歡,又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三天後,程希封管修謀士為寧國大夫,併為管修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封官典禮。寧國百姓都感嘆程希的肚量,對程希不計前嫌任人唯賢的品質讚歎不已。程希賢德的名聲一時在寧國盛傳開來。
程希還在全國範圍內頒佈了一道政令:所有遼國的難民都可以到官府登記,領取十兩銀子、一座房屋和幾畝田地。他還在政令中說道,民生在勤,勤則不匱,以此鼓勵百姓多多種糧,多多勞動。
政令已經發布了好幾天,可是效果如何,程希心裡有些隱憂,他叫來管修,道:“政令已經發布出去,可有效果?”
管修道:“不如世子同臣一齊去看看。”
管修帶著程希來到採育,卻見大街上遠遠就有一隊人在排隊,隊伍長得見不到頭。程希也跟著排在最後,他問排前面的一位男子問道:“你們排隊做什麼?”
男子轉頭道:“你不知道?程世子他廣施仁政,現在是排隊領口糧呢。”還沒等程希回話,男子又說道:“哎呀,程世子真是明主啊。這樣一來我一家老小就有活路了。”說完又上下打量著程希和管修,看著他們的穿著實在不像是難民,就問道:“你們也是來領口糧的?”
程希笑笑:“不是,我們只是路過。”
男子道:“我看你們也不像。”
程希和管修相視一笑,繼續朝前走,見許多剛領完口糧的百姓都在滿臉笑容地談論著程世子。管修道:“世子這下可以放心了。”程希笑笑,卻一眼看見遠處正在給百姓傳送口糧的米夜和未央。米夜和未央在那裡忙的不亦樂乎,招呼著前前後後趕來領口糧的人。
未央在那裡喊著:“大家彆著急,誰都有份,大家慢慢來。大娘,您慢點。”
程希遠遠看著,沒有說話。
管修問道:“世子在看什麼?”程希搖搖頭,然後跟管修一起離去。
從那以後,管修經常在夜凝閣內和程希談至深夜,彷彿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幾天一過,他們之間已經不像是君臣,而是多年的至交好友,把酒言歡,不拘禮節。
這天,清晨,天剛矇矇亮。
管修從夜凝閣中帶著深黑的雙眼走出來,不消說,昨夜他又和程希聊了一整宿。此時的他,微微感覺有些疲憊,他伸展了腰背,覺得稍稍好些。清風帶著綠草的香氣,混合著各種花香,飄入他的鼻尖,他感覺清醒了不少。
沒走多久,他被一匆匆跑來的宮人攔下,“管大夫,公子佑請您過去。”
管修心中一個咯噔,自從做了寧國大夫,確實還沒跟程佑照過面。此時程佑卻主動來找自己,他突然瞳孔放大,似乎想到了什麼。莫非是那件事?他在心中暗暗思量著,一路跟著宮人來到了清水閣。
“參見公子佑。”管修並沒有像第一次見程希那樣長揖不拜,而是恭恭敬敬地跪地叩頭。
程佑見狀,趕忙扶起管修,“管大夫,請起。賜坐。”
管修又忙作揖道:“謝公子佑。”
管修剛坐下,程佑就開口說道:“管大夫的治國之策真是立竿見影,多虧了管大夫,遼國的百姓才能生存下去。”
管修道:“微臣只不過是盡綿薄之力罷了。”
程佑哈哈笑起來,“管大夫如此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