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柳雪。雖然是個女兒,卻因是柳總兵的老來女,極其受寵。此時聽秦王妃開口就誇獎自己的女兒,不由得心裡舒服,且她聽得明白,秦王妃這也是在暗示自己在後宮中能時常出入,於是也笑著道:“王妃過獎了,那孩子也因是她父親老來得女,養得嬌了,也不知做了多少沒規矩的事,難得是宮裡太后娘娘們都不責怪,不然早該被攆出來了。”
秦王妃笑道:“夫人這就太客氣了,我是親眼見的,柳姑娘一片純孝侍奉太后,真是教人喜歡。”隨看了看廳中道,“今日怕是不曾跟著夫人過來?”
柳夫人道:“是來了,只是沒出息怕見人,在那邊坐著呢。”
那邊小廳是年輕少奶奶和姑娘們坐著的地方,來弔唁又不是赴宴,也沒有久坐的,何況柳夫人與阮家又不相熟,故而說了幾句話便起身告辭。秦王妃一直送到廳外,便見那邊小廳裡出來三個女子,一個做婦人打扮,兩個做姑娘打扮,其中一個便是柳雪,見了秦王妃因是認識的,便福身行禮。
柳夫人指著那婦人道:“這個是大兒媳,老二老三家的沒見過世面不敢輕易出門,這個就是我孫女了。”
秦王妃連忙仔細打量。柳大奶奶三十出頭了,容貌倒不怎麼出眾,只是與柳夫人一樣,極精神,且對柳夫人也十分親熱恭謹。那個十四五歲的小姑娘就是柳逢碧,容貌略似其母卻比母親要秀麗些,一雙眼睛尤其黑且亮,黑水晶一般左右看著人,一見便知是個性子活潑的。
秦王妃立刻抹下腕上一對翡翠鐲子,給柳大奶奶和柳雪戴上。柳夫人忙道:“上回在宮裡,已經蒙王妃賜了禮物,如何又敢接呢?”
秦王妃笑道:“這有什麼。我瞧著柳夫人姑娘好媳婦也好,實在是好福氣。”拔下頭上一根雕桅子花的羊脂白玉簪子,拉了柳逢碧的手道,“就是孫女也是好人才,怎生的就都生到夫人家裡去了呢?”
一番話說得眾人都笑了。柳逢碧年紀雖然不大,又是剛剛進京,卻毫不怯場,規規矩矩福身行禮謝了秦王妃,將簪子收下。柳家眾人便告辭了。
柳逢碧上了馬車,便拉了柳大奶奶的手道:“母親,這簪子瞧著好生貴重。”這枝玉簪看著不打眼,卻是通體沒有一絲雜色,雕出的桅子花白生生的如同真的一般,花瓣翻卷,彷彿還能聞到香味一般。柳逢碧雖然不大懂這些,但觸手覺得溫潤生涼,也知道這是好東西。
柳大奶奶不由便看了柳夫人一眼。此次進京,一則是讓皇上對柳家放心,二則也是為了替柳雪和柳逢碧尋一門親事。如今柳雪進了一次宮,這將來的前途必是在宮裡了,便是自家人也做不得主,因此柳逢碧便成了京中有適齡兒孫的夫人們眼中的目標。
柳夫人笑道:“既是王妃賞的,你就拿著,這是京裡的規矩。”長輩第一次見晚輩,是要給點禮的,但今日是跑到別人家弔唁,並不是赴宴,在這種場面上並不是給禮物的氣氛。且秦王妃前次已經給了柳雪東西,今日說來便是要給只給柳逢碧隨便一件東西也就足夠了,卻是不但又給了柳雪和柳大奶奶,還給了柳逢碧這樣一件貴重東西,那必是有些別的意思了。
打從進了京城,柳夫人自然也要收集這些官宦勳貴之家的資料,知道郡王府還有一位三少爺沒有定親。
雖然是繼室所生,但這位三少爺也是嫡出的,郡王府有家有業,就是將來他沒有爵位,也少不了家產,更何況父親是郡王,母親是長公主之女,要謀個前程也並不難。說句不好聽的,柳家大爺沒什麼大出息,倘若不是柳總兵在海戰中立功兼了兩廣之兵,郡王府哪裡能看得上柳逢碧呢?
柳夫人雖然是繼室,但柳家家風豪爽淳厚,前頭柳大夫人身子弱,自知天命不永,在過世之前親自替丈夫物色了當時的鄰家秀才之女。事實證明柳大夫人沒有看錯,柳夫人過門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