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走,他們一鬨而散自是不行。
很多人便就交頭接耳,紛紛議論今天為何早早散朝,該不會是與剛才的兩份戰報有關吧。
站在一群御史中間的高帆和黎修竹已經站不住了,怎麼會這樣?
這和計劃中是不一樣的。
不是說到時會宣他們進殿,當著滿朝文武,在皇帝面前控訴秦珏那廝的滔天罪行嗎?
為什麼就這麼稀裡糊塗的退朝了?
他們只是七品,平時是沒有資格參加早朝的,上次已經把狀子遞進宮了,可皇帝卻遲遲沒有過問此事,他們能期待的,就只有每月兩次的朔望朝了。
今天若是沒有機會,就要等到二月十五。
正像大家商議的那樣,秦珏背景強大,十幾天裡變數太多,說不定他會動用關係,把他們殺人滅口呢。
兩人交換了目光,都在彼此的眼睛中看到了正義之光。
對,此時不說更待何時?
就在現在,秦珏這個弒父不孝的奸佞還在大殿裡。
不對,他們看到遠處的漢白玉臺階上,出現了一個身影,那是秦珏。
秦珏夾在幾個和他差不多身份的官員之中,施施然地走出太和殿。
大奸大惡之徒還有臉從太和殿裡走出來,這讓天底下的讀書人情何以堪?
高黎二人怒不可遏,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他們不當著文武百官揭穿秦珏的惡行,更待何時?
就是此時聖上治他們殿前失禮,他們也值了。
雖然這裡不是太和殿,但也是在太和殿外,雖然皇帝沒有在他們面前,但他們頭上是天,腳下是地,身後是萬千大周學子。
天上有明月,地上有清水,他們要還仕林清明,揭穿秦珏的真面目。
秦珏站在玉階上,卻沒有往下走,他的目光越過玉階下密密麻麻的烏紗帽,落到高黎二人身上。
別說,他在都察院裡幾年,也不認識這兩位,名字倒是有印像,可惜他不認識。
他意味深長地看著他們,嘴邊浮起一抹微笑。
雖然離得很遠,但是高黎二人的眼神都還不錯,他們看到了秦珏臉上的那抹笑。
那是嘲弄諷刺的笑,也是挑畔得意的笑。
這是大奸大惡之徒才會有的笑!
第七四七章 延安伯
這世上有很多家庭,可能並不算貧苦,但也並不富裕。他們沒有被踩到腳底下,所以他們還有骨氣。他們看得高看得遠,知道這世上還有一條路能夠改變後代子孫的命運,那就是讀書,就是科舉。
即使考不上進士,中個秀才或者舉人,不但受人尊敬,還能免去各項賦稅丁役。
因此這些人家往往拼死拼活地奮鬥賺錢,只是為了供出一個讀書人。
這當中的佼佼者就是新樂常家。常老太爺和常老安人,當年埋頭苦幹,一年到頭賺的銀子,繳賦以後所餘無己。那時他們只有一個很樸素的願望,哪怕不吃不喝,也要供個秀才出來,這樣家裡就能有節餘了。
常大老爺不但考上秀才,還中了進士,常家置了田產,從以前的小商賈變成了農戶,再後來常一凡考上庶吉士,常家也變成了新樂首屈一指的耕讀之家。
在常家之前,還有莊家,同樣是家境貧寒的小門小戶,出了莊淵這位首輔之後,方圓五百里,但凡是姓莊的,都恨不能和莊家沾親。想當年,莊淵兩袖清風,只能拿出二百兩銀子修繕祠堂,當地鄉紳們,硬是讓莊淵用二百兩銀子修繕出二千兩的祠堂。
無論是莊家還是常家,對於寒門學子而言都是勵志楷模。高帆和黎修竹便是如此,他們尤其佩服莊淵,對於常一凡則不屑一顧,畢竟常家到了常一凡這一代時已是第二代的進士了,對於高黎等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