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俠義?簡直可笑。”
“接著說。”李世民看著男子,息怒不露,淡淡道。
“兒臣知道這世間善善惡惡,終是有個說法。可若天下不平,怕連說的人都沒有。”李恪沉聲道,“吃不飽飯,穿不暖衣,提什麼大道理?便是一群生在福中不知福的蠢才。”他言了幾句,回身看著殿外冷月,“知道真相的人,永遠都是那麼幾個,其他人,能活著就不錯了,卻又給自己增添什麼煩惱?就算添了,自己又能解決麼?”
“恪兒,你說的有些道理,可是這些年來,他們都說江湖俠義不存,世間人心清寡。”李世民嘆道。
“那又如何?這可以幾十年前那般征戰的天下好了不知多少。”李恪擺了擺手,不服道,“為人子,我敬你。為人臣,我尊你。我從小便知道凡是都有立場不同,他們老百姓整天想著如何吃飯養家便可,而我們則不能。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你又想如何?”李世民笑道。
“保大唐傳承,穩天下太平。”李恪肯定道,“在何位居何職,這責任,便是我李恪的。”
“臭小子,你們的志向也都差不多。”李世民拍手笑了幾聲,“你在朕的面前言平天下,言為君者,可是大逆不道。”
李恪深深看著李世民,卻也不答話。
“嗯。。。”李世民手握玉石,越轉越快,過了許久嘆道,“行了,喧你來便是想在明日出徵前看看你。”他笑了笑,“承乾和泰兒都先行一步出了玉門、陽關,明日你一走,便是大漠黃沙,西北蒼穹,無論如何,得勝的那個。。。”
“便是這大唐的新君。”李恪應聲道。
“不錯。”李世民點了點頭,接著道“而這大同之策由我而起,也應由我而止。”他咳了幾聲,緩緩道,“李恪,你記得,不要再不我後塵了。”言罷,老者雙目微閉,似放下心來,感受著含元殿中的冷清,寂寥,孤獨,卻不知在想些什麼。
李恪聞他最後一語,似透著其他什麼。他深深的看了自己父親一眼,緩緩搖頭,片刻躬身一拜,也不應聲,行出殿去。
子時寒夜。。。寒夜子時
再說那西北大漠中,李川兒和那突厥公主穿沙漠,踏黃土,向西州行去。這一路走來,二者均身為長公主,從小傲視天下,不服常人,此刻又冤家碰頭,不免生出許多事端,叫人瞧得熱鬧。第一時間更新偶爾尋些小事鬥嘴爭個上下,或者論著酒量拼個高低,都是見怪不怪。再者二人一為大唐使者,一為突厥貴族,凡是好壞都要拿這身份立場說理,李川兒足智多謀,冷靜老辣,常常勝了前陣,而阿史那賀麗卻是刁鑽潑辣,仗恃耍詐,最後往往能拉下臉面換個平手,卻是引人搖頭苦笑。久而久之,這賀麗似乎對李川兒不再如此厭惡,時而談些大唐地理,突厥風俗,搞的後者好不頭疼,常常裝病避之。這日,兩隊人馬終於到了這西州城頭,可這玉門關外最大的通商盤口,卻早已沒有往年的熱鬧。
“終於到了。。。”蕭衍摘去斗笠面紗,長嘆一氣,“卻是比一年前還冷清了。。。”
“聽聞萬家準備廢止這利錢了。”狄柔緩緩道,“不知是真是假。”
“若是真,萬家還算有些良心,若是假,他那萬寶樓也保不住。”楚羽生譏諷道。
“蕭衍,這便是你時常提到的西州。”李川兒騎馬行來,笑道。
“嗯,我在這兒雖然只待了大半年,可小時最快樂的日子,也是這大半年。”蕭衍望著黃沙漫漫的城頭,欣慰般笑了笑,“上次回來是一年前,匆匆一別。。。”
“哦?”李川兒愣了愣,“一年前你就回來過了?我還道你七年沒回過這西州了呢。”
楚羽生插嘴道,“三年半前,我和大姐、展雙也來過這西州,那是可比現在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