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被播下了嫉妒的種子。
那些同行們原本還在按部就班地經營著自己的雜誌,對於《時尚風向標》雖然有所關注,但並未料到它會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
看到那超乎想象的資料,也真的是久久不能平靜。
但能怎麼辦呢?
人家風尚標就是厲害啊!
人在雜誌裡的地位就是數一數二的大佬級啊。
人能請到林相歡和司言,那是人家的本事,要怪就怪自己不爭氣唄……
不過再怎麼安慰自己,當他們眼睜睜的看著原本一些可能會與自家雜誌社合作的廣告商,看到《時尚風向標》的成功後,紛紛將目光投向了它。
這讓很多雜誌社失去了很多潛在的合作機會,也讓更多的雜誌社對風向標雜誌社有些恨得牙癢癢的,但是又奈何不了別人,倒是有些像是無能狂怒。
在無數雙眼睛的熱切注視下,風向標雜誌社的《時尚風向標》這本雜誌的資料就像一列高速行駛且毫無減速跡象的列車,後續好幾天都還是呈直線上升的趨勢,絲毫沒有減弱的跡象。
這也讓無數人感嘆林相歡和司言的影響力。
從線上的各大銷售平臺來看,網路的便捷性像是為《時尚風向標》的銷售插上了翅膀。
有貨的每一分鐘都有大量的訂單生成,購物車圖示不斷閃爍,數字跳動得讓人眼花繚亂。
各大電商平臺的銷售排行榜上,《時尚風向標》穩穩地佔據著前列,而且與第二名的差距還在不斷拉大。
那些網路頁面上的銷售資料曲線,以一種近乎陡峭的角度向上延伸,看起來就像是恨不得要衝破螢幕衝向無限的天際。
而線上下,情況同樣熱烈非凡。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無論是繁華商業街上的大型書店,還是隱藏在街角的小型報刊亭,《時尚風向標》都成為了最搶手的商品。
書店的貨架上,這本雜誌總是剛剛擺放上去就被顧客迅速拿走。
報刊亭的老闆們忙得不亦樂乎,不斷地從庫存中取出一疊疊的《時尚風向標》賣給排隊等待的顧客。
線下的銷售量資料也如同春天的竹筍一般,節節攀升,與線上的銷售增長相得益彰。
而對此,風向標雜誌社的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