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宣佈,立班禪為黃教另三不主,並且藉此削弱達賴一系的權力。”言末試探著說道。
令他感到訝異的是,無論是達賴五世還是那幾位活佛,根本無動於衷,彷彿早已經知道了這件事情。
轉念間,言末已明白,達賴五世和他的手下不可能沒有在固始汗以及班禪的身邊安插耳目,這件事想必早已為他們所聞,根本就算不得什麼新聞。
想到這裡,言末直截了當地說道:“我還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大喇嘛你從尼泊爾的一座寺院請回了一件了不起的佛寶,那件佛寶的名字叫做‘須彌芥子’,可有此事?”
這一次,對面那四個人倒是有些驚詫,要知道這件事情非常隱秘,而且事情發生並沒有多久,事發的地點又是在音訊絕跡的尼泊爾,此刻就算是班禪那裡,對此都一無所知,怎麼會傳到了萬里迢迢之外的遼東?
看到達賴喇嘛猶豫不決的眼神,言末加重了語氣說道:“我此行的私事便是想要得到這枚佛寶,至於代價,就是讓你永為西藏之主!”
聽到這番話,無論是達賴喇嘛還是那些活佛,都悚然動容,毫無疑問那個要求令他們感到震驚,但是同樣震動人心的,還有對方所願意付出的代價。
“永為西藏之主?”
達賴喇嘛喃喃自語著,顯然這對於他來說,意義更為重大。
“是的,永為西藏之主,而且是真正的西藏之主,絕非現在這樣,上面還有一個固始汗在那裡制約著。
“我相信以大喇嘛的高超智慧肯定能夠想像,固始汗既然可以另外設立一位班禪,和你爭奪敦權,自然也可以直接用武力,將格魯派徹底驅逐,就像他此刻驅逐其他教派那樣。”言末說道。
“即便去了個固始汗,換來一個大清皇朝的官員,豈不是和固始汗沒有什麼兩樣?更何況,我們和固始汗之間還比較熟悉。”達賴喇嘛故作不以為然地說道。
“我不認為以大喇嘛所具有的大智慧,會分辨不出其中的差別,大清皇朝即便派出官員,也絕對不可能在大喇嘛你之上,在你之上的只有可能是大清皇帝,不過我絕對不會認為,大清皇帝會到這裡來巡遊。
“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是,朝廷派遣的官員絕對不會像固始汗那樣,希望在西藏永久待下去,甚至讓子孫後代在這裡繁衍壯大。
“對他們而言,中原才是他們嚮往之地,十有八九,那些被分配來西藏的官員,在還未曾到任之前,已然開始計算何時能夠得到升遷調離西藏,所以他們絕對不會和藏人爭權。
“只不過,牟利可能在所難免,自古有云,‘千里為官只為財’,不過我想,大喇嘛對此應該不會在乎。
“一方是準備在西藏永遠待下來,並且打算將藏民全部變為自己子民的固始汗部,另一方,是廣有天下,視西藏為西部樊籬的大清。應該如何選擇,我相信大喇嘛不會弄錯。”言末回答道。
“這樣說來,只要選擇了大清,我格魯派自然而然就可以在西藏站穩腳跟,那麼閣下的許諾又有什麼用處?”達賴喇嘛立刻追問道。
“傳聞中,進蜀有四十八條道,入青藏有二十二條路,但是其中卻只有幾條是真正安全的道路,其他則隱藏著諸多艱難險阻。
“蜀地和青藏兩處,因為人們走得熟了,所以很多人部知道應該怎樣走,但是,永為西藏之主的這條道路,有多少人曾經走過?其中又有幾個人確實走通了呢?”言末問道。
“閣下又怎能令我相信,你所說的一切必然能夠成功?難道閣下打算留在西藏,一路輔佐我?”達賴喇嘛立刻丟擲了自己的疑問。
“用不著如此麻煩,各宗各派各有所長,我所屬的師門擅長知曉過去未來,為了今日之事,在下費盡心機,還請來了幾位有大神通的師門長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