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老段,他的來頭可真不小,抗日戰爭那會,他曾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的政治部副主任,下轄三師,為抗戰的勝利作出過極大貢獻。建國後,老段繼續留在東北軍委工作,負責解決抗聯遺留問題。中央正是考慮到老段的領導水平與工作能力,才任命他為東北地區超自然小組組長。
楚鐵生,也就是我自己,生在渤海灣,標準的身高,標準的相貌,標準的知識水平,也就是因為一切都過為標準而顯得平庸無常,果然應了那句老話&l;身懷百藝,不如一技之長&r;。想想也全怪自己。父親走得早,據母親的話講,就打我出生那會見我一面,後來便再沒有回來過,部隊上的人捎話來說父親犧牲了,我跟母親也就信了。後來母親也沒再改嫁過,一個人把我拉扯長大成人,沒少吃苦。國家當時對於抗日烈士家屬提供了一系列優撫政策,包括給我提供上學的機會,記得那會外語還主要是以俄語為主,為了練習俄語,我常用手把舌頭卷一個彎才說話,可當時玩心太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什麼都沒學紮實,一事無成。
至於超自然小組為什麼會收納我這樣一個資質平平的人,淵源還要從我那英年早逝的老爹說起。
老段在東北抗聯任職那會,我父親正在國民黨空軍第七大隊第二中隊擔任偵察機飛行員,在一次執行戰略偵察任務時,恰巧碰上老段的小分隊正遭遇日軍的圍堵,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我父親扔下幾枚煙霧彈,在煙霧彈的掩護下老段帶領著他的小分隊順利突圍,撿回了一條命。後來兩人再次偶遇,脾氣相投,自此便建立下深厚的革命同志友誼。
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對於老段我都以段叔稱呼,超自然小組正式組建之後,老段便命令我改口,叫&l;老段&r;或者&l;段組長&r;,我閒後者太長,便一直一直&l;老段&r;&l;老段&r;的叫了一年,叫到現在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記得老段第一次邀我進入超自然小組時態度很神秘,他沒有直說,而是側面暗示我,&ldo;鐵頭兒(我小名),想不想跟段叔闖蕩一把,展展拳腳?&rdo;那口氣像極了現在老大招募小弟的架勢。我當時也是二十多歲的年紀,一腔熱血,一聽是大展身手,廣闊天地煉紅心,便一口氣應了下來。也就是這一句話,改變了我的整個人生。
東北的十月一如既往的乾冷,致遠跟老段打小就習慣了這樣的環境,而我跟蛋清就不行了。剛進入超自然小組的第一個冬天,我跟蛋清幾乎是抱著火爐子度過的,即便這樣,蛋清仍凍爛了一隻耳朵,我則是凍得十個手指頭全都粗了一圈,兩手腫的跟熊掌一樣,又疼又癢。經過一年多的磨練,我跟蛋清幾乎掌握了各種祛除寒冷的辦法,這才慢慢適應了下來。
我記得是在十月的尾巴上,當時的天氣依舊冷清,呼呼的白毛風颳的人心裡發毛,超自然小組的辦公室內擠滿了八個人,使得本就不算寬敞的小屋更顯狹促。
除去我們東北地區小組的四名成員之外,還有四個陌生男人,衣著整齊,顯得很乾練。蛋清最後一個到場,進屋時明顯愣了一下,大概是被這四個人的氣勢唬住了。
&ldo;都靜一下。&rdo;
坐在第二位置的老段首先開腔:
&ldo;你們先看一下材料,十分鐘之後繼續會議。&rdo;
說完老段從抽屜裡拿出一沓鼓鼓囊囊的牛皮紙袋,我數了數,總共九份。接著老段分別給我們發了一份,剩下的一份遞交給了坐在首位的黑衣中年男子。
接下來便是很長時間的沉默,四周的空氣彷彿凝固了一般。
當資料下發到我手裡時,我腦袋頓時一熱,六七頁的檔案紙整齊裝訂在一起,一個鮮紅的&l;絕密&r;印章赫然印在牛皮紙袋的右上角。進入超自然小組一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