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早已打好了腹稿,見皇帝將話頭起了出來,他也跟著往下說,細節方面到時候再慢慢補充就行了。
於是就聽沈浩說道:“陛下,當初葉瀾笙扛不住酷刑,讓人叫了臣過去想要臣給他一個痛快,所以說出了陛下身負“蛛網”的秘密,還說那可能是一種咒術。”
反正葉瀾笙的骨頭都化渣了,死無對證,況且也不算太冤枉葉瀾笙,畢竟皇帝身上的秘密最先的確是葉瀾笙說出來的,只不過細節方面如今被沈浩利用起來罷了。
楊束沒有搭腔,等沈浩繼續說。
“臣當時聽到心裡就有有些懷疑,認為葉瀾笙的話應該存在某種誤差。即便陛下身負“蛛網”這事是真的,但也不太可能是咒術。因為陛下乃天下之主,世間咒術盡是些上不得檯面的東西,哪有可以長久附著陛下身上的道理?不說遠了,楓紅山莊裡可不缺玄海境後境大修士,豈能對陛下的遭遇坐視不理?
唯一的解釋也就是即便楓紅山莊這樣的力量層次也無法解決陛下身上的難題。所以才成為陛下的秘密,才會被葉瀾笙這樣的混賬窺探到。”
很簡單的一個推理邏輯。拋開了所有細節,直指事件本質。以葉瀾笙那裡得到的訊息作為起始,然後進行結論推演,直接將皇帝身上的問題拔高到“非比尋常”的地步。這樣就省去了許多繁瑣且容易出現紕漏的細節,也為接下來的話先打好基礎。
沈浩的這一套說辭可以說毫無破綻。只要皇帝接受了“葉瀾笙說的”這個理由,那麼順著下來就不可能找到疑點。因為按照沈浩的這種推演事情變得很簡單,而越簡單越是不可能出現破綻。
楊束顯然是認可了葉瀾笙窺看皇室秘密的這一可能。當然,回去後他會盤查一遍,到時候才會確認。而現在他既然給了沈浩解釋和細說的機會,自然也會順著對方的話往下動腦子。
“臣當時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不敢妄言陛下之秘密。可後來陛下暗示臣深挖那段被莫名掩蓋的前朝歷史時,臣就感覺到了一些不尋常。
按理說陛下若有事情吩咐微臣就是,何必用這等暗示的手段指引臣呢?這裡面必定有陛下需要遮掩的理由。或許是擔心宮裡耳目,又或許是事情本身不可能言明,又或許二者兼有之?
而符合這個條件的事情,微臣只能聯想到陛下身上附著的“蛛網”。
理解陛下是想借微臣的手深挖相關與“蛛網”的訊息。
而在那段莫名被扎眼隱瞞起來的前朝歷史中,唯一符合能夠讓楓紅山莊上下都對陛下身上的“蛛網”束手無策的事件就只有關於邪獸的那一部分了。”
沈浩說到這裡,也就算給自己編的理由畫了一個完整的圈子。裡面雖然還缺失一些細節部分,但大體上他就打算在他畫出來的這個圈子裡倒騰這件事情了。最起碼要從皇帝嘴裡把那段遮掩起來的歷史弄明白,以及靖舊朝遮掩那段歷史的原因。
當然,如果能弄明白為何黑獸紋身的同類會附著在皇帝身上,其中又是什麼內幕,那就更好不過的,這對沈浩進一步瞭解黑獸紋身這一類存在有絕好的用處。
“所以你認為朕身上的蛛網和邪獸有關係?”楊束儘量的壓住心裡的起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再平淡一點。可他心裡卻不由的想起兩個字:神捕?
所謂神捕其實就是地方衙門裡精於偵辦案件的捕快、捕頭。市井裡常有某某“神捕”的傳聞和吹捧。可實際上,這兩個字用在玄清衛的身上更合適,只不過一個“捕”字不合適。
要不“神衛?”算了,這更難聽。
反正楊束是真的被沈浩的這一頓言語上的推演給驚豔到了。他也是第一次切身感受到原來僅憑一些蛛絲馬跡還真的可以將原本迷霧重重的事情捋出來一個大概的。
那麼“邪獸”和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