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雖然不會但也不至於讓他多為難。但總得教兩句的吧?不然硬生生的自己摸索?這耽誤事兒不是?
誰想,楊善卻搖頭道:“和麵三言兩語說不會,你得自己感受。我不是給了你一團我和好的麵糰嗎?感受一下它。”
感受?沈浩心裡一個機靈,他一下明白眼前這一幕似乎並不是和麵這麼簡單。
“感受麵糰的乾溼程度,你只要記住它,甚至你都不需要用手就可以和出一團很好的面出來。”
感受乾溼?不用手和麵?
沈浩明白了。所謂“乾溼”其實就是讓他去感受手裡那團和好的麵糰裡的水分!而不用手去和麵根本就是直接在點他要看看他的五行水屬術法的理解了。
“徒兒明白。”沈浩心知這已經是開始對他的術法考較了,心裡稍微穩了穩神,然後將注意力放在面前案板上的一堆乾麵粉上。
麵粉的多寡不是重點,重點在於後面水的加入。
普通人和麵要水和麵配合,沈浩不需要,因為水多了他可以抽離,少了可以凝聚。
於是體內五行真元鼓盪,憑空一枚拳頭大小的清澈水球便出現在案板那堆麵粉上面不到三寸處,懸停著。
接著這水球如同長了觸手,分出來三股細小的水流然後探入了下面的麵粉裡,開始以一個螺旋的形勢攪動。
不會和麵,但沈浩見過另一個世界的攪拌機械,原理也知道一點點,臨時想到就拿來用了。這樣控制著水流一點一點的滲透聚合麵粉,看起來還頗為有趣。
楊善笑眯眯的看著沈浩施為,單就沈浩懸停水球然後分出水流形成對下面麵粉的螺旋攪拌這一手,他就點了點頭。
水無常,看的就是變化,以及對環境的適應。楊善沒具體考較沈浩任何術法,就是要看本質,看沈浩這半年來對於水屬術法的理解到底如何。如今看起來,楊善很滿意,甚至沈浩的表現是出乎他意料的好,就看後面能不能繼續保持了。
很快,麵粉就開始變得粘稠,接著沈浩一手放在之前楊善給他的那團和好的麵糰上,一邊根據這團面的乾溼程度調整自己手下的水球侵入麵糰的幅度
十幾息之後,沈浩手裡又多了一顆麵糰。除了大小不一樣,其它的幾乎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