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日,沈浩都在整理自己從皇家藏書閣裡得來的收穫。
填補了自己對於邪獸的諸多疑惑的同時,還是有不少細節依舊空白著。比如說皇家藏書閣裡也沒有明確的說那些邪獸到底有多少頭。以及最後為什麼邪獸會聚在惡海上與三位邪門絕強者決一死戰。
最後,邪獸亂世的恐慌結束,為何天下邪門會迅速的被清剿掉。而宗門和當時的靖朝又做了些什麼?
這些空白雖然沒有直接的文字做註釋,但沈浩在綜合了地面三層和地下兩層的一些別的文獻記載之後,還是找到了一些勉強可以用來推導的內容。
比如說,一些關於前朝,也就是“靖朝”的文獻裡記載了靖朝從盛到衰的完整過程,而且是按照編年來記載的。算時間的話可以明顯看出靖朝的衰落其實和“邪獸亂世”的時間幾乎是重合的。
這一點看似合情合理但卻經不起推敲的。
從“邪獸亂世”之前的文獻其實可以看得出靖朝當年其實與現在的靖舊朝區別並不大,拋開皇族以及律法上的一些不同之外,各地的百姓生活狀況其實不比現在的靖舊朝差的。大不了外部敵人,也就是蠻族當時還比較強,導致戰火經年不休。
要說國力強不強,靖朝無疑是可以稱為強大的。
而且靖朝之時雖說沒有現在這麼多的傳送法陣,可也是存在傳送法陣的,對於統治一方來說是存在相當的整合能力和效力的。
即便在出現了“邪獸亂世”這種大災難,靖朝也沒有失去統治者的職能,組織抵抗和救援,以及疏散,看起來也未有懈怠。
如此按道理來說,在“邪獸亂世”這一茬過去之後靖朝經過這一番磨礪應該上下更加齊心,能迎來一次國運增長才對。可事實卻恰恰相反。
就好比靖舊朝之前戰勝了南面蠻族,本該舉國慶祝並且藉著南面的資源改善一次國內民生的時候,卻反而日子越過越差每況愈下。這別說發生了,光是想一想都覺得很古怪。
這是沈浩仔細的梳理之後發現的。藏在一本本厚厚的文獻表面之下的古怪。
那表面之上呢?前朝靖朝又是什麼原因走向衰弱的呢?
死人!
沒錯,在明面上,前朝靖朝的衰落就是因為死人。
當然不是死的一般人。而是死的當時的權利頂端的掌權者。按照記載,靖朝在度過“邪獸亂世”之後的三十年間,先後病逝了五位皇帝,軍伍和朝政大員更是數以十計的意外或者病逝。甚至於這種罕見且詭異的情況在史料中都被冠以“厄運”。
在帝制格局的統治下,最上層的掌權者更替絕對是一次重大且牽動上下所有人的大事。看看靖舊朝,皇帝束登基到現在都還沒有徹底捋清楚上下所有的關係。可想而知一次皇權的變更會有多大的影響。
而前朝靖朝呢?三十年換了五個皇帝數以十計的頂層官員、將帥
如此頻繁的權利更迭會產生多大的內部虛耗?會讓底層結構產生多少暗湧和隱患?
特別是在地方上和軍伍當中。上面整天換來換去,下面沒有約束,心裡會滋生些什麼?
上面換來換去第一件事就是穩住底層,這無疑變相的對下面的人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助漲了下面的各種私慾發酵的空間。
三十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其實也不短了。最嚴重的是這三十年足以在前朝靖朝的底層權利結構上滋生出一道頑疾和惡習。
往後,前朝靖朝的皇帝似乎都短命,直到靖朝覆滅都沒有任何一個皇帝活過五十歲,在位最長時間也就十一年。最短的僅僅兩年。
史書上說都是“病逝”或者“積勞成疾”。
可也有軼事猜測說是靖朝的皇族有某種家族病,那才是導致後面靖朝皇帝活不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