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建議,得到大臣們的支援。為此,遷右諫議大夫兼侍讀學士、加給事中,後任禮部侍郎知審官院、郊禮儀仗使、遷樞密副使。因反對張耆升任樞密使,違反了劉太后的旨意,加之在玉清宮怒以朝笏撞折侍從的門牙,被御史彈劾。”
玉王炘炎笑起“哦,你那個是的的晏殊嗎,娘子。”
蘇洛冉點頭“可不是?”
玉王炘炎點頭“他可有什麼愛好?”
蘇洛冉想了想“晏殊愛好教育。天聖五年(1027),以刑部侍郎貶知宣州,後改知應天府。在此期間,他極重視書院的發展,大力扶持應天府書院,力邀范仲淹到書院講學,培養了大批人才。該書院(又稱“睢陽書院”)與白鹿洞、石鼓、嶽麓合稱宋初四大書院。這是自五代以來,學校屢遭禁廢后,由晏殊開創大辦教育之先河。慶曆三年在宰相任上時,又與樞密副使范仲淹一起,倡導州、縣立學和改革教學內容,官學設教授。自此,京師至郡縣,都設有官學。這就是有名的“慶曆興學”。”
玉王挑眉“慶曆興學?有意思。”
蘇洛冉笑起“慶曆二年(1042),晏殊官拜宰相,以樞密使加平章事。第二年,以檢校太尉刑部尚書同平章事,晉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學士,兼樞密使。慶曆四年,因撰修李宸妃墓誌等事,遭孫甫、蔡襄彈劾,貶為工部尚書知穎州,後又以禮部、刑部尚書知陳州、許州。60歲時以戶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節度使(今陝西西安)。後調到河南府,官銜被轉到兵部。因病,晏殊請求回京城醫治。病好以後,請求再出京任職,皇上特意把他留下來,讓他為自己講經釋義,讓他五天到自己這裡來一次,按宰相的規格對待他。過了一年,晏殊的病情加重了,皇上想前去看他。晏殊知道後就立刻派人捎信給皇上,信中說:“我老了又重病在身,不能做事了,不值得被陛下您擔心了。”不久就死了。皇上雖然親自前去哀悼,但仍因沒能在他臥病時來看望他感到遺憾,特地二天沒有上朝。贈給晏殊司空(三公之一)兼侍中(官名,門下省長官)的官爵,賜諡號為“元獻”,在碑文的首款篆寫了“舊學之碑”四個字。
晏殊雖多年身居要位,卻平易近人。他唯賢是舉,范仲淹、孔道輔、王安石等均出自其門下;韓琦、富弼、歐陽修等皆經他栽培、薦引,都得到重用。韓琦連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宰相;富弼身為晏殊女婿,但殊舉賢不避親,晏殊為宰相時,富弼為樞密副使,後官拜宰相。”
蘇洛冉拖起腮,冥思“這就是晏殊的晚年。”
玉王炘炎問道“晏殊的成就,娘子總結下唄。”
蘇洛冉擰眉“真宗死,命章獻明肅太后權掌國事,宰相丁謂、樞密使曹利用都想單獨見太后奏事,一時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簾聽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見,議遂定,這一建議,對穩定當時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仁宗朝,西夏元昊反,天下弊於兵,晏殊時任宰相兼樞密使,建議仁宗罷監軍,不要以陣圖授諸將,使得諸將對敵時能審時度勢、隨機應變。他還建議整頓財賦制度。這些建議均被仁宗採納,並取得很好的效果,終於使元昊俯首聽命。晏殊為人剛簡威猛,待人以誠,雖處富貴,但生活相當簡樸,並且樂於獎掖人才,當世名士,如范仲淹、孔道輔、歐陽修等,皆出其門,又能識富弼於寒素之中,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晏殊執政時,范仲淹、韓琦、富弼皆受重用,臺閣也多一時之賢,做了許多有利於國計民生的大事,為史學家豔稱的“慶曆新政”,實際上是由晏殊總領其事的。晏殊被罷相,範、韓、富等被貶,“慶曆新政”遂宣告失敗。任地方官時,他曾大辦學校,培養人才,歐陽修說“自五代以來,天下學廢,興自公始”,並非虛譽。”
玉王炘炎手指輕敲桌面“嗯,倒是一個開源節流的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