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部分

千倍、萬倍的發展!我欲在成立‘天津工學院’,聘請宋先生為校長。以《天工開物》為教材之一,培養更多的科學人才,用科學改變世界!並未。宋先生眾多對於自然界的發現、探索和機器方面的研究,天津皆可以撥款,讓你成立專門的研究專案。這樣一來,宋先生的個人研究,也可以效率大增嗎!”

宋應星聞言不由被打動。這麼多年來,宋應星在官場上敷衍了事,對於科學研究卻是極其熱衷。

而崇禎七年,宋應星僅擔任江西分宜縣學教諭。縣學教諭也就是明朝的中學校長。明朝時期非常重視儒學教育,每個縣都有官辦的學校。一般學生啟蒙教育在私塾,而一些能進一步提高的學子,經過考試後,可以在儒學就學。

擔任縣儒學教諭,只能算芝麻官。而宋應星擔任教諭期間,也只能傳授學生儒學,而在學校推廣科學知識,會被學生家長投訴為誤人子弟的。

這麼多年,宋應星為科學研究付出了青春、付出了前途,卻不被世人理解!勉強有少數好友支援他的科學研究,但是他的好友們,也並未是掌握大權之輩,對於他的幫助非常有限,至多是贊助他一點錢,用於出版《天工開物》。

而《天工開物》僅是宋應星研究總結的一些容易被實現的生產技術。透過這些容易被實證的技術,給他打響名氣,然後獲得更多人資助,令宋應星有資源投入對於一些前沿的光學、聲學、氣象學、生物學、化學等等宋應星更加著迷的前沿專案。

歐洲的學者,早就有各國的政府、權貴成立一些大學,來支援他們的學術研究。但是在中國,學者們只能自己出資出力,不能獲得國家資源支援,甚至被人譏笑不務正業。但是,即使環境並不利於科學研究,依然有像宋應星這樣的科學家,至死不悔的研究著。

“好,既然肖大人看得起宋某人,我也不矯情了!這個‘天津工學院’校長,我擔任了,也不要朝廷認命的官位,只要能暢快的做事就行!除此之外,大人能說明,工學院的招生規模,還有對於我研究專案的支援力度嗎?”

肖圖白微笑道:“不,‘天津工學院’有朝廷編制的,校長是正七品,與縣令差不多。”

宋應星玩笑的道:“我該慶祝升官嗎?”

後世,如果擔任一所大學的校長,恐怕比縣長、市長身份還要令人高看一眼。畢竟,在工業社會、現代社會,學者們的地位,並不差於官僚。

甚至,一些學者三十多歲已經的權威,到地方視察。三十來歲的公務員,一般還是基層,領導對著這些三十來歲的公務員交代,那個小李啊,小張啊,某某大學的學術權威,要到我單位視察,你們準備一下,別給我單位丟人。

由此可見,後世混科學界、技術界,比混官場還更容易提升地位。三十多歲的科技權威有不少,三十多的公務員沒有好的背景靠山,一般都還是停留在打雜的程度。

可惜,宋應星生不逢時!要是在後世,省長、部長一級,也只能小心伺候,拍宋應星這種超級權威的馬匹。但是,這這個不尊重科學家、技術人才的年代,宋應星社會地位,甚至還不如一名縣長。不得不說,儒家社會坑死大量的優秀人才!

“在歐羅巴列國,像先生這樣的人才,會是國王、宰相們的貴賓,讓國王、公主給你倒酒,也很常見。但是,在大明國情只重視儒家這種務虛的學說,而不重務實的科學。這一點,需要我們更好的做事,培養更多有用的科技人才,共同用科技改變這個時代,逐漸改變社會對於科學家的看法!”

“科學家的地位,不應該是被埋沒的!過去被埋沒,因為輿論掌握在地主官紳手裡。而現在,我們天津透過報紙、新式教育,也開始掌握了輿論話語權!將來,科學家和技術工人做出任何的成績,我們都會全力用輿論機器進行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