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提。供'更新時間:2011…12…3012:00:24本章字數:3354

明代朝會,分為大朝、朔望朝和常朝。其中以正旦、冬至和萬壽聖節三日舉行的大朝最重,皆大會朝班,百官四夷上表稱賀。每月初一(朔)、十五(望),百官公服行禮,為朔、望朝。以上二朝均御正殿,即皇極殿,屬禮儀性質,只行“朝賀之禮”,不引見奏事。常朝主要是早朝,在內閣制度還沒完善之前,政務的處理集中在早朝。

在參加早朝時,凡有資格參加的所有京官和北京地區的地方官,在天色未明之際就要在宮門前守候。宮門在鐘鼓聲中徐徐開啟,百官進入宮門,在殿前廣場整隊,文官位東面西,武官位西面東。負責糾察的御史開始點名,並且記下咳嗽、吐痰等以至牙笏墜地、步履不穩重等等屬於“失儀”範圍的官員姓名,聽候參處。

一切就緒以後,皇帝駕到,鳴鞭,百官在贊禮官的口令下轉身,向皇帝叩頭如儀。鴻臚寺官員高唱退休及派赴各省任職的官員姓名,被唱到的人又另行對皇帝行禮謝恩。然後四品以上的官員魚貫進入大殿,各有關部門的負責官員向皇帝報告政務並請求指示,皇帝則提出問題或作必要的答覆。

在大明早期,這一套早朝程式在日出時開始,而在日出不久之後結束,每天如此,極少例外。

但在宣德十年正月,宣宗崩逝,接位的英宗還是個九齡稚童,完全不具有當朝處斷政事的能力,甚至朝堂久坐都成問題,早朝的缺陷頓時暴露出來。為此輔政大臣提出折衷方案:規定每一早朝,止許言八事;所奏事目,通政司先一日進呈“面帖”,由內閣預先處分,皇帝只須照答即可,由此,內閣的權力和作用開始彰顯出來,並逐漸“架空”了早朝。

隆慶六年,同樣是幼君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繼位,為了照顧年幼的朱翊鈞,早朝更是消減為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從此早朝一月只舉行九次。

萬曆皇帝的早朝,較之前代,已經變得省簡了很多。先是早朝的地點已很少再在正殿,而且在一般情況下早朝人員都不經午門而集結於宣治門,所有駿馬馴象的儀仗也全部減免不用。其次,御前陳奏也已流於形式,因為所有陳奏的內容都已經用書面形式上達,只有必須讓全體官員所知悉的事才在早朝時重新朗誦一遍。

朱翊鈞自登上帝位以來,萬曆十年前由於慈聖皇太后和張居正對他的要求很嚴,他基本上很少缺席早朝。萬曆十年親政後,儘管知道早朝只是個形式罷了,並無太大作用,但他一心想做一個有作為的賢君,不想讓人詬病,所以這幾年早朝還從沒有曠廢過。

今天是初九,又到了早朝的日子。三月份的北京城春寒料峭,仍是一片肅殺,再加上午夜時分春雷咋響,並扯起了漫天雨絲,雖僅落了一個時辰不到,但天氣卻也越顯得陰冷。

巡夜的更夫皂隸掛著清鼻涕剛敲響了五更的梆子,遠處各城樓五更的鼓聲也緊接著傳來,剛剛還蕭瑟清冷的北京城忽然喧譁起來,喝道聲、避轎聲、馬蹄聲、招呼聲連成一片,通往皇城的各條街衢上,大小各色官轎一乘接一乘匆匆抬過。

此時的午門已經大開,各色官轎、馬匹、甚至還有騾子都在此自動有序的停了下來,各級官員或下轎、或下馬、或栓騾子,然後整理一下衣服,衝相熟的官員拱拱手,繼而邁開官步,越過午門,踏上五龍橋,奔宣治門而去。

今時的早朝早已不同往日。早先負責糾察的御史除了點名之外,還會記下咳嗽、吐痰等以至牙笏墜地、步履不穩重等等屬於“失儀”的行為進行御前彈劾,但這些年早朝那些值班御史唯一的作用便是點卯外加維持一下秩序,至於對“失儀”的彈劾,早就成為了過眼雲煙。

宣治門外官員越聚越多,今天似乎有些反常,他們並沒有如往昔般或閉眼假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