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到達村口,看見有幾名孩童在互相追逐嬉戲打鬧,大人們在村口大樹下歇著涼,零碎的嘮著家常。
他們見到宋梁等人騎著戰馬風塵僕僕趕到村門口,每人都帶著武器,個別幾個看起來還凶神惡煞,村民們哪見過這種陣仗,都以為是來了山匪,拉起自己孩子就四處跑開。
宋梁也不想擾民,讓一干人等就在村口等待,如果遇到危險就給他們發訊號,之後帶著蘇軾幾個人進去。
蘇軾一邊走著一邊介紹著村裡風光和人家,很快就看到了蘇軾的家。
蘇軾指著不遠處的那間屋子,“大哥請看,那裡就是小弟的家,有些簡陋了,大哥莫要嫌棄!”
“兄弟說哪裡話,你家就是我家,哪有嫌棄自家的道理!”
宋梁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群山巍峨,山巔之間一片連著一片,山腳下有個茅草屋,在屋子頂部還冒著炊煙,應該是在做飯,外面好像有一些人站著,在圍觀著什麼,不時還有人在指指點點著什麼。
此時,蘇軾家門口守著數名張員外家的家丁,個個拿著棍棒,不讓村民靠近。一群村民圍在屋門口,張看著裡面的情況,裡面有著張管家帶著幾名身強力壯的家丁正在毆打蘇軾的妻兒。
幾年前,蘇軾離家出去參加鄉試,家裡沒有銀子維持週轉,蘇軾的妻子就去當地的大戶張員外家借了些許銀子,一部分補貼家用,一部分給蘇軾做路上的盤纏。
蘇軾外出考試,一直未歸,家裡的一切靠著妻子一人打點,實在到了活不下去的時候,就跑到張員外家再借點銀兩,說是丈夫回來就還,她相信蘇軾一定能夠高中。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由於家中老母念兒,思念成疾,身體欠佳。一雙兒女又要邁進學堂,自己身體還虛弱,所以欠的銀兩已然達到十兩銀子的鉅債。
張員外見她一直未還錢,蘇軾又不知去了哪,久而久之,怕她賴賬還不起,便不再借錢,就派人三番兩次地來催還錢,催了幾次未果。
這一次張員外打算用蘇軾的房屋土地來抵債,讓管家帶著一些人來打算將他們一家趕出去。管家和打手們為了完成員外的吩咐,行事之間就是魯莽為先。
蘇軾的妻子在院子裡與管家發生爭吵,聲音之大,引來了許多村民圍觀,都是來看熱鬧的,在這裡窮人一般是沒有親戚的,也不會有人去幫助窮人得罪富人。
管家並不想和她講道理,下令讓人把她們母子拖出去,拖不走就打,武力解決,能用拳頭說事的就不要用嘴的道理被他落實的徹徹底底。
面對打手和管家的強行徵用剝奪房地,母子二人奮起反抗,奈何男性絕對的力量優勢下,二人並沒有佔的任何便宜,反而被打得鼻青臉腫。
圍觀村民見狀不忍,畢竟都是一個村的人,紛紛出言制止他們的暴行,更有部分男青年雙手緊握,但也僅此而已。
人群中沒有一個人敢上去幫忙,都怕傷及自身,遷怒於張員外,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管家聽見村民們的譴責,臉上佈滿烏雲,見她母子如此難以搞定,便不想顧及那麼多,完成任務要緊,不然這管家的位置可坐不穩了呀。
管家從旁抽出一根棒子,就朝著他們母子揮去,棍子結結實實砸在她們的背上,現場更是慘叫聲連連。
蘇軾的母親此時坐在被丟出來的被子上抹著眼淚,嗚咽的抽泣著,老人已經哭不出聲來了。
她看著被打的兒媳和孫子,就想上去護著,情緒一激動,差點就昏死過去。
蘇軾走進人群,聽著裡面連連的慘叫聲,心中不由得一緊。
快速上前,推開人群,看見妻兒正在被管家毆打,母親也坐在被子抽泣。
地上散落著各種傢俱,修砌的牆面也被人推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