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首先應該回顧一下戲劇演出的情況。北京是一個有著八百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早在遼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時代,戲曲已經在北京的舞臺上演出了,我們平常講的金院本,雖然演出情況無從考證,但地點也應該是北京。

元代是雜劇最為興盛的時代。雜劇的成熟有一個過程,首先是元曲,就是所謂散曲,後來形成雜劇,像關漢卿所作《望江亭》、《謝天香》、《竇娥冤》、《單刀會》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鍾嗣成的《錄鬼薄》,記錄了元代著名戲曲作家大概一百五十多人,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土生土長的大都人,可見,在元代北京的戲曲演出非常的興盛。今天雖然一些形象的東西看不到了,但在山西洪洞縣廣勝寺的明應王殿還儲存有一幅“大行散樂忠都秀在此坐場”的壁畫。看過話劇《關漢卿》的人都知道,當時很多演員都名之為“秀”,如珠簾秀、賽簾秀,所以忠都秀也是在元大都演戲的著名演員。在許多講到元雜劇的書中,都用這幅忠都秀做插圖,圖中的舞臺已經有繪畫圖案的軟幕,左右有上下場門,演員戴鬍鬚,就是通常說的髯口,有的手執道具,另外還有場面,也就是樂隊,說明元雜劇在當時已經很成熟了。

明初戲劇演出也很興盛。宮廷裡演戲,不僅侷限於戲劇,也包括一些音樂舞蹈。演出場所是在玉熙宮,也就是今天北海的西岸,原國家圖書館的位置。一些官宦人家自己有畜養的戲班,明代的奸臣嚴嵩,家裡就有戲班。大眾觀劇的場所既有城市坊肆中的戲樓舞榭,也有鄉村中的戲臺。具體形式因缺少文字記載,又無遺蹟可尋,很難有全面瞭解,我們僅能從周貽白、周華斌父子的《中國劇場史》、《京都古戲樓》中得知一二。

明代萬曆年間,宮廷演出可以說達到一個高潮。當時無論是宮廷還是民間的一些廟會、茶園都時常上演各種劇目,王府、第宅內所畜戲班唱戲也是非常頻繁。明代主管宮廷演出的是教坊司,大致是在今天東城區東四南一帶,所以遺留下很多衚衕的名稱都跟戲曲演出有關,例如本司衚衕就是教坊司所在地,再有如演樂衚衕、馬姑娘衚衕、勾欄衚衕。勾欄是宋代的叫法,明代延續下來,勾欄衚衕後來改為內務部街。這些衚衕都是戲曲演出非常集中的地方,今天給我們留下的大概只有它們的名稱,明末由於內憂外患的局勢,整個演出活動從宮廷到民間都處於蕭條狀態,清初以後才重新繁盛起來。

戲曲藝術是不斷演變的。明代早期,元雜劇還有它的舞臺,後來成為北曲,逐漸南曲也進入北京,像湯顯祖的“臨川四夢”等很多南曲也搬上北京舞臺。北京當時能夠看到的戲曲中還有很多地方劇種,比如說弋陽腔、海鹽腔,還有最後形成的崑腔,今天叫崑曲或者崑劇,它形成於江蘇崑山地區,剛剛形成的時候也叫水磨調。崑曲進入北京後,非常受人們歡迎,原因一方面是由於詞句非常典雅,一方面也是劇情起伏跌宕。當時一出崑曲演出要分兩三天才能演完,後來逐漸只演一些精彩的摺子,比如湯顯祖《牡丹亭》中的《遊園驚夢》或是《西廂記》中的若干片段,詞句典雅而膾炙人口,很多唱詞甚至家喻戶曉。戲曲史上有這樣一句話,叫“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用來形容崑曲的普及。什麼是“家家收拾起,戶戶不提防”?原來,兩句分別出自《長生殿?彈詞》中的“不提防餘年值亂離”和《千鍾戮?慘睹》中的“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擔裝”,意思是說這樣的唱詞老百姓都耳熟能詳,家家戶戶哼在口中,這與後來很多人都會哼唱京劇“我坐在城樓觀山景”或是“父女打魚在河下”一樣,所以崑曲在當時的影響是很大的。

北京劇場的歷史記憶(2)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對於文化的需求不同,戲曲在清代中期也發生了變化。當時崑曲被譽為“雅部”,和它相對的是“花部”。什麼是花部呢?上面講的弋陽